2016年5月22日 星期日

遊戲糖之接受結果


做決定是人最貼近自己的時刻;接受自己決定的結果需要勇氣,承擔和放下則需要大器和灑脫。

有了上次「挑數字的經驗」,這次選數字時,孩子們不經意的都往大數字靠攏。然左右其中的因素多少還有偏好和心理作用。 

樂舒挑了自己最喜歡也是最大的數字9;毓琦、莉滋和正玫分別選了8、9和3。 

「我要0,」小六的陶丹經深思脫口而出,停了停,接著:「如果0代表什麼都沒有也沒關係,那就沒有。」這孩子個性裡本就帶有幾分瀟灑。 

當下所有的眼睛都飄像她。她決定接受結果的勇氣令人激賞,卻也為歡愉的氣氛帶進絲絲嚴肅的氣息。 

聽好:

「以100元為例,換季大特賣時,打9折的意思是老闆幫你省10元,8折省20,3折感謝老闆慷慨大方…。

「你挑的數字,就是你得到的折扣,例如9就是九折,

「九折,表示你省了10塊,這10塊即是你將得到的公分數…

「唉唷!」ㄚ頭們各個噘起了小嘴。只有正玫裂嘴而笑,頗有終於扳回一城的味道。

此刻,「那陶丹呢,她選零?」莉滋的問,亦是其他孩子關切的。 

這當兒,冷空氣凝結了前頭的輕鬆。而且,當孩子得知0將是獲得全部,即令遠在橢圓桌邊的毓琦發出:「為什麼?」 

我們必須承認,多數人對公平的反應和要求特別敏感迅速,孩子亦然。 

「問的好,」瞧!那一雙雙直不溜丟盯著的眼睛。

「陶丹在挑數字時心理上已經做好什麼都沒有的準備,她決心接受結果的勇氣表示她對自己的決定負責。這是最基本也是最健康的態度。好比喜歡吃糖卻不打算刷牙,結果呢?」

「蛀牙,」

「怪誰?」

「自己!」

另一個例子

激戰下,宇的布偶手中的保利龍長劍折斷了,當下臉紅脖子粗,一股氣即將迸出,「如果你要繼續玩,就要接受兵器折斷的結果,不能接受就不適合玩?」宇低首並未回應。但,就在那幾秒鐘的靜慮後,宇在新一回合激戰中有了正面的表現。

做決定並不困難,有時或還抱有僥倖心態。但是承擔自己做決定的結果則是最大的挑戰,必須經過一次又一次學習方能內化成為一種能力。透過遊戲學習嚴肅的課題,帶我們進入思考的門檻。Ω M 2014 

:文章中,人物皆使用別名。
:三年後,年方十八的樂舒來信,提到說:「突然感嘆,發現其實我已經老到要為自己未來的一切,進行選擇!」

2016年5月17日 星期二

學習的困境

思 考

1、資源班,指的是齊頭式教育,還是個別化教育? 

2、何謂補救教學?若補救教學確實落實幫助學生突破學習上的瓶頸且持續改善,何以父母聞之卻步?還是,僅僅將有各種疑難雜症表現又難於管教的孩子集合起來進行團體活動、完成教師指派的功課即名之為補救?

3、越是需要補救教學的孩子,相對於補救亦自有其學習上的優勢,施教者只要放下成見,或換個方式、語氣便能看見全貌,孩子的表現則完全不同;而急於將跟教師朝夕相處的孩子送入資源班的您了解嗎?若教師圖的只是輕鬆安逸,又何須勞頓委屈自己25年?

資源班之十全大補,不如適性 

話說小一的妞兒,聰明、活潑、反應快,愛表現又有點害羞,字寫的很好。只是,七歲,離而立之年尚有一大段路程,別的孩子仍然天真懵懂無知,妞兒已經學會接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且與之共處,尚且承受因父母仳離引發的一連串棘手後遺症。可謂是,風雨交加。 

她左眼視力正常;右眼弱視,配戴矯正眼鏡後為400度,矯正前是一千度,可以說完全看不見。換言之,比之於健康常人她只有一又三分之一隻眼睛可用(也許更少),使得她在齊頭式學習上吃了大虧。 

隨著學校開學兩個月過去了,注音符號都教完了,妞兒還不能順利學會拼音和閱讀,國語十八分,數學一敗塗地,無一不成為教師積極說服母親將她送進資源班以補救教學的證據,且名之為「發展遲緩、學習障礙」。 

令人疑惑的是,教育者據此苛責妞兒沒有好成績之前,有否評量過她的現況和需要,特別是她的視力缺陷此一事實,否則資源班教師如何為其量身訂製適合她的,個別化的學習模式以解決她的燃眉之急呢?

怎麼知道,陌生人就不是您我生命藍圖上的一個角色? 

您我的成長與學習過程除了父母,承蒙許許多多人的援手與關照。而教師這個角色即在孩子的生命中發揮著或多或少的影響,也許舉手之勞,也許一臂之力。即使力量微小,但是面對一個心理、生活方面有所欠缺,如安全感、自我認同、穩定情感支持的孩子而言,教師的舉措足以提供溫暖和穩定他她心性的力量支持其學習路上留下良好而深遠的影響。Ω M 2015

註一:文章中,人物皆使用別名。

註二:感覺統合失調,發展遲緩,閱讀、情緒、學習障礙,神經疾症如妥瑞、自閉、亞斯、ADD、ADHD…各種疑難雜症又難於管教的孩子,他們的真實樣貌一如常人您我,切勿盲目產生成見或誤解之。

註三「確保教育品質,即確保國家未來的品質!」依據國家現有的能力,必然能夠提供訓練有素,且學養、熱情、耐心俱足的教師,特教、心輔師獻身教育。 

附錄:妞兒的父母早在她進小學前分道揚鑣;妞兒雖然跟著母親,但泰半時間由外祖父母和阿姨扛起教養的擔子;大她兩歲的姊姊,由於各方面表現皆被父親及其父家人認為聰明不可多得而留下,小姊妹亦是聚少離多。順帶一提,如今妞兒的小姊姊的處境堪憂,父親再婚,小學三年級的她課餘還要負責照顧甫出生之同父異母手足的重任,而她也不再是父親等家人心中聰明伶俐的樣板…。若從這個角度來看,比起姊姊,妞兒算得上幸運吧!

2016年5月14日 星期六

阻礙學習的原因


思 考 

六個月前,教了他一年的數學老師抱怨道:「你都說他沒問題,我就看不出來他怎沒問題,怎麼教都教不會…。」

半學年後,一日辛巴的數學老師不無疑惑地談起他,說:「他跟之前不太一樣了!進步很多,比較好教,對,也看得懂題目了?」

勇敢的小獅子 

國一,令小獅子辛巴傷痕累累;國二,媽媽為他申請在家教育,療傷。辛巴的母親聽鐵蛋的媽媽提起這個班,於是帶孩子來上課。當他進入閱讀課時剛升上國二,在班上待了半個學年。 

辛巴甜甜的,質樸又害羞十足,開朗、心細,喜歡畫畫打球說話的時候永遠低著頭,或偷偷的瞄著你;當你提問時,他臉一紅索性就躲到同伴的肩後,悶著頭發笑。 

困擾,就從這裡説起吧… 

閱讀的時候,他會漏字、跳行,因而完整的故事變得支離破碎,讀不懂,遑論速度,久而久之就不想讀了。不少孩子有這樣的困擾,只是,有沒有被發現? 

漏字、跳行使得閱讀成為一件苦差事。那一頁頁的文字連將起來長長一串走不到盡頭,卻總因途中掉落了幾隻(幾個字),或跳躍過某個段落,好好一篇文章倒成了斷簡殘篇,前後不著,完全莫宰羊。因而閱讀成了挫折的巢穴,嚴重者導致功課一塌塗地。果真是,讀書不若數螞蟻來得樂趣! 

切記,有類似情況的孩子,不是他們的理解能力不好,不是他們的領悟力差,更加不是笨使然。而是他們需要人看懂,需要協助!

找到問題,順流而下 

幫助有漏字、跳行困擾的孩子讀懂的第一步是,忌急、忌躁、忌催促;

接下來,請準備一把小尺,二十公分長;或,將白色(或淺灰色,以不干擾視線為佳)卡紙裁製成三公分寬,二十公分長,當做紙尺來用。 

運用一。當孩子讀書時,讓他她用自己的小指頭,指一個字讀一個字,慢讀,或鼓勵孩子讀出聲,直到一個段落完成。週而復始。 

運用二。讓他她握著尺逐字逐行的讀---直書時,以尺遮住左邊的文字,橫書則將尺置於該行下方---慢讀,或鼓勵孩子讀出聲。 

初始必慢,習慣了,信心滿了,自然就飛起來了。

:「慢讀」的意思是,不摧促、不中斷、不更正,孩子讀到什麼是什麼,直到一個段落完成,再心平氣和地告訴他她剛才有錯之處。因為在不斷被打擾中斷的過程,或可能造成閱讀者懼讀之心理負擔,或因此衍生出新的障礙困擾,如口吃。

柳暗花明 

閱讀課並沒有限定或特定讀哪些書,原則上是越薄越好,能夠貼近孩子的需要更好。總之我們總能在閱讀時刻得到靈光一現的感動,也就是那分感動帶著我們勇於飛翔! 

學期快結束了,手上的繪本翻到底也來到角色扮演的關鍵時刻;角色扮演多以朗讀方式進行,除了發出聲音,還要投入角色的性格表現來朗讀。孩子們各自從中挑選自己或欣喜、或厭倦、或說不出道理的…角色發揮。有意思的是,人總能從書上角色的性格中發現自己的罩門,或互補,或投射等的蛛絲馬跡。 

辛巴一反往常,一馬當先自告奮勇說:「我要小獅子。」賓果!他的勇氣令人眼睛一亮。 

小獅子在書頁開始呈現的懦弱、缺乏自信和勇氣正是辛巴的寫照;終場,小獅子返身成為真正的叢林之主,而辛巴也為自己找到出路。 

對辛巴而言,閱讀的收穫不僅是讀懂了數學題目,自信心如初升的朝陽,代之以眼角偷瞄的是隨著大方寒暄並送上一個甜美爽朗的笑容。

曙光正從山嶺的另一側升起!Ω M 2014

註:文章中,人物皆使用別名。

2016年5月9日 星期一

遊 戲 糖


100公分,可以玩出的花樣足夠這班女孩興奮尖叫的了。 

年紀最小的莉滋因為答題勝出,選數字這一關她擁有豁免權以遠離戰場,當下笑到合不攏嘴。 

女孩們分別從0到100選出自己最想要的數字:樂舒選了90、毓琦70、陶丹要58,正玫左思右想猶豫再三,好不容易挑了24。 

「給你一次機會重選,」草包看著正玫。
「不改。」她看著似笑非笑的草包。
「你確定?」
「嗯,」她左顧右看,轉回草包,還是一句:「不改。」
「真的,再給你一次機會,待會沒得後悔,叫也沒用喔!」

 總之人堅持的時候,老天都說不動,小孩也不例外。 

當草包拆開包裝紙,攤開100公分的剎那,ㄚ頭們眼睛發亮,喳呼個不停,興奮得身體都向前傾了30度。

 「ㄏㄚˊ啊!是糖…喲,」
「好香喔!」
「顏色好鮮豔喔!」 

包裝完整的第一袋,自然是莉滋的,因為連讀書如喝水的樂舒都止於問題之前,她不僅回答還立即翻到問題頁釋疑,當然要給她大大的鼓勵;而且當她知道獨自擁有整整100公分時,下巴就沒合攏過,直到下課幾乎是跳著出門的。 

接著,女孩們都在猜那些數字跟糖的關係?

 只見草包取來長尺一把,「還要拿尺噢?」有人說。

「100,」草包坐定,邊拆包裝邊說:「減掉90,這十公分是我的。剛才,誰說90的?」

 樂舒領了90公分。

「ㄏㄚˊ……啊!」一陣騷動。

「100減70,30公分是我的,這個誰的?」

 毓琦領了70公分。

「草包阿姨,還要量那麼準噢?」見狀,陶丹已經收起嘴角的弧度。

「58雖然只比50多出8公分,但總還是強過 24嘛。」草包。

 那個怎麼都不肯改的正玫開始叫了:「草包阿姨你怎麼可以醬子呢?你不要那麼小氣嘛?」

 「ㄟˊ,小氣?剛才給你兩次機會,你都不肯改,證人都在這裡,譨,這是你的,剛剛好24。」

兩位母親正好進門,參與了孩子們嘰哩哇啦的討價還價。76公分給了正玫的媽翠華,42公分給了陶丹的媽伊那。

 瞧!一桌子甜蜜。
 
「我永遠都會記得24,24!」三口併作兩口吞的正玫,伸長爪子轉向母親,撒賴說:「媽嘛,給我一…點啦!」

 樂舒嚼著糖,不忘問草包:「還要不要來一點?」這孩子我喜歡。 

寬三四公分,捲起來盈握,展開來長有百公分,色澤繽紛的水果軟糖入口滋味甜酸,連大人都喜歡。讚!Ω M 2014

 註:文章中,人物皆使用別名。

2016年5月1日 星期日

一切都跟蛋有關


三個月了,每週一次,連她姊妹一共六人已見上12面,就在那張承載二十多個春秋的橢圓木質餐桌上。可是,從沒見她取下口罩過,也沒人見過她的真面目,除了妹妹。 

她始終處於備戰狀態,時間長到草包不由自主地揣想,也許,人才是她的過敏源?因為,每當同學問起為什麼你總是戴著口罩,她也總是想都不想就給了「過敏」簡潔有力的回答。即使如此還是能從露在口罩外面的雙眸感受到,惴惴不安的情緒纏擾著她。 

直到那天,也許姊妹倆為此在家討論或爭論多時,妹妹實在忍不住,說話了:「好了啦,都這麼久了,你的口罩也該拿下來,給大家看看你的臉吧?」 

她這才慢悠悠地摘下口罩。起先,我們只能從她微微低著的頭看見露出的鼻尖、雙唇、下巴,然後,羞怯甜美的笑容盪漾在一張姣好的臉蛋上,初來時的不安早已褪去。 

像樂舒在成長學習過程中累積下負面經驗的例子還真不少,口罩遂成了手無寸鐵的她保護自己的盾。

三個月了,無脅的環境和同伴提供她最基本的信任和充份的安全感;妹妹則扮演協助她順利取下口罩的推手。Ω M 2013

 :文章中,人物皆使用別名。

一切都跟蛋有關(續)


敢講出來就有解 

即使褪去了口罩,樂書也還無法真正感受到輕鬆自在。在協助她釋放的過程,她苦惱的說:「草包阿姨,我就是放不開嘛。」她急欲突破的欲望使她更想擁抱的,是一個自由自在、煥然一新的自己。

 一切都跟蛋有關 

 閱讀進行中,無例外的還是要來點甜蜜遊戲。在遊戲和吃糖的過程,您將發現孩子課堂之外的面向。所以,千萬不要將遊戲和滿載甜蜜歡樂的糖果當成處罰的手段。話說回來,誰又需要被處罰呢? 

一日,中場休息,我們玩了一個對任何人都無關痛癢的小遊戲,卻成為釋放樂舒的一道靈光,關鍵在於她的一念之間。 

「一天可以吃幾顆蛋?」草包問。
「一個。可是不要超過三個。」陶丹搶答;樂舒的妹妹。
「不能吃太多,兩個。」莉滋、毓琦、正玫三姊妹答的篤定。
「誰告訴妳們只能吃兩個的?不都說一天只能吃一個嗎?」
「噢!是我媽媽說的,」莉滋、毓琦幾乎異口同聲。 遇到質問,孩子發愣,因為,思考不是根本,聽話才是常態。但對於下半個問號卻猶豫了。
「因為吃太多不好。」莉滋獨自扛起問題。
「怎麼不好?兩個不算多嗎?」
「嗯,就是…就是我媽媽說不能吃太多蛋白質…還好啦,還可以啦,」莉滋答。低年級孩子的猶豫,讓人很想擁她入懷。
「三個的,不會太多嗎?」
「嗯,我,兩個比較好,可…是我一次可以吃三個,只是吃到第四個時候就會想吐。」陶丹說。
樂舒,開心旁觀餘興,卻不打算共舞。
「你呢?一天可以吃幾個?」
「嗯,嗯…」欲言又止。想放又怕受傷。
「別嗯了,快說!」草包命令。十隻眼睛盯得她無處可遁。
「嗯,好…吧,」驀地,樂舒像奪冠似地從座中躍起,揮動雙手說出驚人的看法:「我…說…你愛吃幾個就吃幾個!」她的笑聲和大動作適時地掩飾了膽怯和臉紅的程度。
剎那間,驚訝亂綻,ㄏㄚˊ聲四起,攪得現場一團哄亂。
「哇喔!你終於豁出去了。」草包給她豎大拇指。
「你們都確定自己的答案是正確的嗎?
「莉滋,兩個?
「嗯。」莉滋點頭,斬釘截鐵。
「兩個。」毓琦含蓄,並報以微笑。
「兩個。」正玫是三姊妹之長,自然支持自家的答案。
「陶丹,兩個?」她還在二個、三個、四個之間猶豫。
好不容易她說:「三個確定。」
「樂舒你呢,確定愛吃幾個就吃幾個嗎?」
「對,你愛吃幾個就吃幾個!」
「漂亮!
「好,如你們所願,正玫、毓琦、莉滋你們都說一天只能吃兩個,ㄋㄡˊ,這是你今天的分量,蛋白質吃太多不好喔,一人兩…個。
「陶丹,三個。
 待發完她們個人自定的數量,順手將所有的蛋全數給了樂舒,說:「來,愛吃幾就吃幾個,直到你開心滿意頭好壯壯;今天妳是最大的贏家。哈哈。」
結局出乎意料,頓時,小女子們牛眼大瞪,抗議聲起,直呼:「草包阿姨不公平,你怎麼可以醬子呢?」

樂舒則淺嘗放開的甜頭,驚喜於當下,並且大方地將手上那包蛋與眾意難平的小小女子們分享。

 瞧!她們嚼得噗嘰噗嘰有聲,今天蛋白質都超標了呀! 

一切都跟蛋有關!一顆蛋,她體會到放開的自在,此後愈見大方,甚至跟你開起玩笑,不時挑逗揶揄你。

 十五歲的她,已練就一手好文筆。等待她成熟,等待她閱歷人生,等待時間的淬煉,她筆下技藝爐火純青。Ω 2013

 註:文章中,人物皆使用別名。

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

寫作:留下孩子的原貌


思 考

一、可曾為偶然翻出寶貝遺忘在床底的兒時塗鴉,或留在窗前紙片上的童語,湧上莫名的感動?還是,為字裡行間遍尋不著孩子當時的真摯樸拙乃至固執感到失落?

二、寫作,就是有話要說,如果連寫作都不能獨立,有什麼立場談獨立思考?

孩子最初的樣子 

小六的鐵蛋,無時無刻一肚子想法急欲陳述,礙於口齒不清、語焉不詳,總是稀哩呼嚕口沫橫飛,只能用霧煞煞來形容。至於那一紙心得,也總是鉅細靡遺地,重複又重複地交代他的思、想、見、聞。但鐵蛋的優點是,遇到困難始終以積極的態度和熱情來完成。照理,成人見此光景應該高興才是;可不,面對孩子的狀況,望子成龍心切的母親急又慌,多麼希望孩子的學習能在短時間內奏光耀門楣之效,往往不自主地干預孩子的寫作,急著糾正他書寫方式,急著教他修辭,還順手操起橡皮擦,連孩子都還沒來得及叫出聲,A4紙上礙眼的辭令和句子早已不翼而飛,白色紙張上徒留淺深不一的灰調子。讀書、寫作真正成了件頭痛戰事,彼此都負氣。 

除了身高,很多時候,孩子的視界和觀點可能不是已經遠離了的成人可以理解,可以懂得的。而當孩子嘗試發表自己的觀點,或以書寫進行創作時應當受到尊重;寫作,不就是鼓勵他她講出心裡的話嗎,那麼教育者何來用成人主觀標準衡量的道理呢?即使孩子學會寫出符合(迎合)母親教師標準與期望的文章時,已然失去了自己的溫度和色彩。何不瀟灑的讓他們為自己而寫,為自己發聲?我們須要做的只是為其保有原貌:孩子最初的樣子,最真實的樣貌。 

想像一下,我們對自己是如何學會每一件事還有印象的話,也許就不需要旁證來說服自己相信孩子進步的幅度,和成長的速度不可思量。孩子會長大的,只要父母寬心,環境包容,允許他她在學習的過程中摸索與嘗試,犯錯和退步,即使偶有凸槌停滯發生也是正常的。耐心等待蛻變。孩子的成長與學習,正如一粒種籽的萌芽,一朵花的生長!Ω M 2014 

註一、面對孩子交過來的每日一句和讀書心得,個人所做的主要是提問思考,至於辭不達意或錯別字,僅在原文旁邊給一個適當的參考辭或正確的用字令其判斷而已。只要閱讀不間斷,看得見成績的。
註二、文章中,所有人物皆使用別名。

2016年4月25日 星期一

閱讀課,有功課(二)


每天寫一句的獨家甜蜜配方 

書寫讀書心得或大綱需要閱讀和塗寫的基礎。如果沒有或不足,那麼就從每日一句開始吧!

每日一句旨在為孩子奠定未來的思考與寫作基礎的樁子,期孩子的閱讀與寫作能力並進。每日一句不看內容字數短長,但有甜蜜規則。孩子依據規則衡量自己的熱情、興趣和能力來決定如何投入這個遊戲,以及投入的深度。 

每日一句,即每天寫一句。遊戲規則如下: 「,+。」「,+,+。」「,+,+,+…。」…。看懂了嗎,以上組合全都是一句,像普魯斯特的一句長到繞著地球跑。 

每個孩子的每日一句,都是從「,+。」出發,有興趣於寫作的孩子很快就發展出除了逗號、句點之外的標點符號,使得那一句句充滿力量和潛能。有了每日一句根根扎在地底的樁子,365根樁子肯定築起當年度最後一篇心得的骨幹血肉,怎能不精采!每日一句越用心,讀書心得越精采,像小六的陶丹、國二的樂舒。 

特別是樂舒,在每日一句上投入甚深,她喜歡寫,認真寫,對寫作懷有熱切渴望與憧憬,簡直就是愛寫到極點,且展現十分強烈的想要駕馭文字的欲望每每從口中溜出;她甚至把每日一句變成跑道,天天扒上幾十句樂此不疲。其他孩子的每日一句多從「,+。」,頂多是「,+,+。」就結束了。而她的每日一句卻是從「,+,+,+。」起跳,最終多以短文呈現,因而她的第一篇心得和最後一篇直可用天壤之別來形容。以下是樂舒最短的,也是唯一只有「,+,+。」的每日一句:

「很抱歉,今天沒什麼靈感,無法交出每日一句。」
 

孩子在寫作過程中不時會透露近況、心事等,如順利、挫折、憂慮、歡喜…。倘能在閱讀孩子的每日一句和心得中回應他她發出的訊息(需要),並投以關注,無疑地此一互動為教與學增溫,其溫度必然為他她的學習發揮莫大鼓舞與助益。 

最後,在寫每日一句時,發生一件趣事,有母親要求讓孩子改掉每一句都是從「我今天…」開始的習慣。如下: 

「我今天被轟爆了。」
「我今天晚上和爸爸去朋友家吃飯。」
「我今天忘記寫今天的每日一句了。」 

其實,孩子的每一天莫不從「今天」開始。他們是真正生活在當下的實踐者,完全不是活在明天就是過去的成人可以明白理解的。Ω M 2014

註:文章中,人物皆使用別名。

2016年4月24日 星期日

閱讀課,有功課(一)


「閱讀課,有功課?」
「對!而且,要是遲交了,狼會在午夜12點,鐘聲敲響剎那,ㄚˇ嗚…!」

孩子們聽到這則規定時,眨眼,蹙眉,蠢蠢欲試。而午夜鐘聲…肯定挑起了孩子的神經,樂舒為此寫道:「草包阿姨:我本來想等到11點59分再寄給你的,但是這太折磨自己了,所以放棄!!!…」

讀書心得 

閱讀曠日費時,日積月累才能看見一線曙光。寫作則是閱讀的最終目的之一,而且要讀得夠深,才有話說,心得便是從有話要說開始。但是,寫之不易在於它不同於口說言談,它是思想的整合,是閱讀的總結,唯有反覆練習方能使聽、說、讀、寫四棒接力運作順暢。若孩子願意讀,也不排斥寫,不妨同時進行與練習。 

每當讀完一本書,孩子們會有兩週的時間琢磨她們的閱讀心得。心得沒有字數的上下限,沒有額外的、超標的要求,但憑孩子的能力和對寫作的興趣,自由發揮寫下心中想說的話,或摘錄大綱。至於是手寫(紙本),還是電腦打字(電子檔),視孩子的需要而定。 

在心得寫作上務必給孩子一個,至少是他她感到自在無拘,樂意盡力的空間(沒有怕寫不好、完成不了的壓力),還要提供足夠的時間供他她拓展視野,擴建能力。如鼓勵小二的孩子僅以認得的字進行大綱書寫即可,如果他她有想法那就更好;多數孩子堅持用國字書寫(自尊、自信),若出現注音,可能是他她忘了,可能是還不認得,那麼透過遊戲和練習幫助他記憶比要求他一次到位還來得有用有效。倘若孩子對寫作實在沒有熱情也不必強求,畢竟,強求的過程將促使孩子為無法完成的任務草草了事,抑或令萌發的興趣隨即又消失無蹤,得不償失。像才來兩堂課的陶丹一聽到閱讀課有功課,當下給了草包一記下馬威。她用微微昂起的下巴上那管會噴氣的鼻子,哼:「我不會寫太多的。」的確,不是每個孩子聽到功課都能開心接受的。 

閱讀課進行數週之後,收到她寄過來的第一篇讀書心得,當即數算字數,因為啊!實在太好奇,迫切想知道她的「我不會寫太多的。」究竟啥意思。 

告訴你,1700個字,準時交,小六耶,這怎麼叫做「我不會寫太多的。」! 

她挑起咱的神經,在下堂課上佯裝興師問罪以掩飾內心喜悅,問:「陶丹啊,你交那麼多字做什麼?你寫不累,可我讀1700個字老花眼辛苦耶!」

豈料,她竟拿起槍桿子出征似地理直氣壯,說:「我想寫啊!靈感來了停不下來,就一定要寫出來,我跟樂舒不一樣,她在那邊一直想,一直想,一直想,我就是想不出來呀…。」

正面接受她的陳述,和背後的情緒、習慣、能力,經歷…。她那一年的心得,篇篇貴重!

閱讀、思想和寫作天生一族,長幼有序,它們誰也離不開誰。但過去之閱讀、寫作經驗的好壞,的確是左右接續發展和前進與否的重要因素。倘若孩子對其中一環表現出興趣缺缺或厭惡時,不必免強,不必繞過,反而是,提供他她一個輕鬆無壓的環境,使其自然而然地重新融入,在持續的過程重拾信心,渾然不覺中充實了讀寫能力。Ω M 2014

註:文章中,人物皆使用別名。

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

閱讀詼諧閱讀(二)


小耳朵
市府轉運站,人潮穿梭摩肩接踵,走在前面的兩位大女孩步履悠閒,口中聊的是兩人共同的同學、友人吧:
甲:你知道A很喜歡看書吧?
乙:嗯,她不跑趴,經常去的地方好像也都是書店。
甲:其實有讀書跟沒有讀書差很多耶,剛開始,可能看不出來,
乙:喔對呀,你看,她一直在讀書,就很有想法,連講話都不一樣…
甲:………

「閱讀比之於觀看,是一個更為持久,更為複雜的過程。」維吉妮亞吳爾芙 

在閱讀課上,我們沒有深奧的學問或哲理需要探究,沒有森嚴的教條和無邊無際的規範需要墨守。但是當手上的書尚未讀完時,有兩不准:不准讀書評,不准上網查資料;與原著相關影片和動畫亦必須待到原文結束時進行。這個要求只是想了解孩子究竟讀懂沒有,有沒有特別需要協助的地方,如能力面、心理面。至於查找資料、書評等雖然幫助學習益處多,但迫於吃下不消化事小,以後不讀了狂瀾難挽,所以,暫且擱著吧!

 初嘗閱讀,細嚼慢嚥,一點點樂趣、變化+耐心便足以創造奇蹟。當我們讀書時,童言遍山,稚語漫海,築夢輕易如蝶舞。而歡天喜地去經驗,去構築新事物,正是啟蒙時光最重要的因,是學習初始得以前進行遠的根柢。而閱讀最重要的一環,正是去經驗踏踏實實讀完一本書的過程,還要讀懂它。所以,給自己一點點時間、一點點耐心、一點點遊戲的心情以專注於掌中風景,讀懂它才是閱讀的首要目標。 

閱讀是要我們打開所有的感官以進入文字世界的探索旅程。每堂課開始之前,孩子們會閉上雙眼,聽一段散文,或一首詩,一個笑話,或雞同鴨講一番,為進入當天課程的準備。記得當我們在唸卡爾維諾的馬可瓦多時,閉上雙眼的孩子們不時發出笑聲,而閉著眼睛也可以七嘴八舌評論天地。唸星星和蒲公英詩集時,孩子們的想像力到達了天邊,當時四年級的艾亞回家後仿作了一首,如下:

      飛翔的蒲公英 
      亮亮的天空帶著藍色和一點綠色。 
      我的小腳踩在美麗的草原上。 
      美麗的蒲公英在我的腳邊徘徊著。
      啊!風爺爺帶著蒲公英上路了。 
      我抱著蒲公英的種子一起上路了。

閱讀,除了故事文本,文字背後的種種想像如衣食住行、環境、色彩、聲音、氣味、場景…同樣引人入勝。倘時間允許的話,我們還盡可能地想像陶養作者的生活環境與文化背景。儘管這種讀書方式龜速,但,當孩子年幼之際有機會深入一本書,細細的讀,慢慢的嚼,其收穫(影響)難以估量。 

樂趣優先,持續閱讀機率高

而「讀」這個字就是要讀出來,大聲讀出來,用嘴巴、用心讀出來,聽「一、咦、以、意、嗎」,「巴、拔、把、爸、呢」優美如歌。閱讀字裡行間的聲音、傾聽人我的聲音,鏗鏘有力的讀出來需要專注,需要自信,不僅自己的耳朵能清楚地聽見每一個字的發音,還要旁人也能聽得清楚。不習慣聽/讀的孩子,初時的不適應,如害羞,特別是大家輪流朗讀的時候,表現特別明顯。進行朗讀的時候,為免收到反效果,或造成心理障礙,請不要刻意糾正孩子的發音、腔調,順其自然即可。

帶孩子閱讀,要進行順暢,又要他她們專注投入,樂趣必然先於知識而行。寓教於樂。小小的一趟旅程,可以索然無味,也可以因驚喜投身其中。除了大聲讀出來,我們還猜內容、畫內容,品嘗內容。當我們雞同鴨講的磨牙時刻,少不得零嘴幫襯啟發孩子的想像。如我們吃外型長的像蚯蚓的軟糖之前,孩子們首先閉上雙眼聞嗅其味,再藉由手的揉捏擠壓猜測掂量物體的質感和量體(仍然閉著眼睛),後經由視覺驗證觸覺,味覺驗證嗅覺…,這便是閱讀。這個過程與感受,有助於孩子接下來的寫作。

讀書不在多,而在有沒有讀進去 

小小孩的專注較大孩子來得深刻有品質。小二的莉滋和大孩子們一起讀書,她表現出的是沉穩和冷靜,而且她個性裡帶有競爭的因子,超越大姊姊們自然也是她奔馳的目標。有回她借來的書,雖書名內容相同,但版本、編排和大孩子們的完全不一樣,在連續兩個問題連讀書如喝水的樂舒都答不出來時,她卻連番跌破大孩子的眼鏡,對於自己的想法和給出的答案不但篤定,而且立即翻到該頁指出內容所在,還以大孩子顏色:「不要以為我年幼個頭小看不見山頭!」信心之堡就是這樣築成的。 

除樂趣,讓孩子用自己的步調閱讀,堅持容易。惟,父母不厭其煩,耐心等待種子萌芽,才不會讀到後來演變成光說不練,拒讀,或不了了之。Ω M 2014 

註一、閱讀班採混齡上課,最小的小學二年級,最大的國中三年級。所以呀,還真是,雞同鴨講咧!
註二、文章中,人物皆使用別名。

2016年4月11日 星期一

閱讀詼諧閱讀(一)



狀 態
時 間:某個夏天,暑假的第一個星期
地 點:北市某線公車上,最後一排
人 物:即將於暑假後升上三年級的男孩與母親

母:老師開的書單你讀幾本了?
子:兩本,
母:還有幾本要讀?
子:53本。
母:才兩本!你這個禮拜都在幹嘛?這樣會來不及的,你還有國語、英語、數學、自然、社會要寫,還有遊記和畫圖…
(教育單位怎麼這麼不放心,讓孩子過個真正的假期有這麼困難嗎?長此以往,誰還願意讀書呢?) 

反 應
草包:「這學期要讀的書有:…、牧羊少年…」
家長:「ㄏㄚˊ,那本書好枯燥噯,我看不下去,連我大孩子都說好無聊…,」
草包:「墨西哥灣正暖和,我們去曬曬太陽,順道拜訪海明威…,」
家長:「那本書又悶又嚴肅,我大學讀到現在從來沒看完過,每次都停在第一頁,」
草包:「走,跟桃樂絲去旅行,看她帶我們上哪兒去…,」
家長:「啊!那不是繪本嗎?小孩看的書都是圖畫有甚麼好看的?」 


何不先於教育孩子啟發自己?

想像無邊,何不打開心扉讓它有處可歸? 

先於孩子對事物投入興趣的大好處,是孩子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中自然發展出的能力才是無法被取代的寶藏。誠如托爾斯泰在<接受洗禮的孩子(又名:教子)>中寫道:「只有自己的心熾熱了,才能使人的心也熱起來。」 

藉由孩子對事事物物與生俱來的敏銳觀察、好奇心、想像力和童心等特質以啟發、以引導進入閱讀世界,並在閱讀中拓展視野與能力,勝於過與不當的要求和規定,且行來輕易。但欲使之成為習慣,則需要一點點樂趣+變化不能到達。欲協助孩子完成閱讀一本書的旅程,還要有持續下去的非凡耐心:「得成於忍。」 

最後,陪伴孩子閱讀或令他們學習任一種才能,不需要有目的。成人的面子、想要或許迫切,但是,沒有裏子如何撐得起,就好比骨骼需要肌肉,強健有力的肌肉才能確保骨骼立於中正。Ω M 2014

2016年4月4日 星期一

甜根子學堂


甜根子學堂裡的草包,自然是小女子在下。言小,乃因身長六呎未及,且腹無三兩墨斗膽上梁山,嬉鬧也! 

學堂之成乃機緣巧合。數年前在美術館場上結識了一位母親,由於在家教育這一環,但憑電話、信件聯繫亦達交流之效,只是不論說寫時間內容短長總無法盡興,她對草包家的教與學仍然隔了層沙丘與海,心中疑惑、好奇不得其解。一日(時距彼此相識已逾三年),正當其焦頭爛額目光朦朧之際,草包一時不忍,遂興起:「那您,要不要帶孩子來試試,就從我們家的閱讀課開始?」

學堂裡有「閱讀」和「布織道:動手做(稍後再談)」兩門課。於是,歡笑及朗朗書聲自一百學年(101)始鋪展出一條閃爍燦亮的甜蜜大道…。這一切要歸功於母親們的信任,膽敢將心肝寶貝交與草包實驗實驗,更要謝謝孩子們的深情相助,熱情投入。

歡迎您進入學堂一探究竟,且與我們一塊兒雞同鴨講。瀏覽之餘,倘能提供寶貴見解良方,將更加是一場美好的空中交流。

 祝福您我閱讀開心,悅讀心開! Ω M 2014

走,移民 FB


論速度、人氣,部落格竟名符其實成了養蚊子的所在。談到速度,不免要問:人人都有能力接受高速時代來臨的挑戰嗎?如是,何以焦慮、恐懼如影隨形? 

舒適的速度極為重要。肉眼所見之緩、慢未必與現實相符。許多時候「緩慢」反而是放空以喘息,反而是以退為進的絕佳方式。舒適的速度,指的是平衡的,不急不徐的,如行旅、如做飯、如閱讀、拉奏曲子,縫製衣裳…。只要觀察烏龜、蝸牛的行進便能得著從容的真意,隨著高速時代衍生而來的焦慮、恐懼等莫須有的煩惱將不復存在,便能無畏於速度的窮追猛攻。從容自在,是在高速中運行無礙的根基。 

停頓好長一段時間的部落格需要整建,需要補給。而充實它的確也快不起來。那麼就,慢慢來吧! 

接下來的主題將環繞在過去數年來與有緣的孩子們一齊閱讀、動手做的過程與心得。

敬請期待。 祝福您平安健康事事順利圓滿!Ω M 2016

好的,好的,我愛你


稻禾成熟季節。

 十點不到,怕曬的乘客紛紛拉上窗帘,躲進昏暗之中。

 三歲吧,娃娃歪歪斜斜的半臥在左後方的椅子裡,高舉空中的一雙小腳舞個不停,口中詠著「好的,好的,我愛你,好的,好的,我愛你,」天籟輕靈悅耳,任誰都忍不住要瞧上那天使純真的模樣一眼。

 孩子的腳和大腦之間的連線未達精確,少不得失準扣上前座的椅背,惹得那位窩在窗邊椅子裡忙滑手機遊戲的大嬸不時轉過頭去瞪孩子。媽媽忙道歉,藉機訓了孩子兩句,她説,你再踢到前面的阿姨,我就不愛你了。娃娃報以燦爛的笑容,口齒清晰地回應媽媽的要求,「好的,好的,我愛你,好的,好的,我愛你…」淘氣,逗趣,令人莞爾。 

孩子暫時安靜下了。可是三歲,屁股上那把火正旺,空中的小腳仍忙著追逐的遊戲。緊接著,咚一聲,正中靶心!前座的大嬸再也按奈不住怒火,獅子撲羊般反過身去對孩子吼道,你再踢我就跺掉你的腳!

 她突如其來的大動作和惡毒的言辭嚇壞小孩、媽媽,驚嚇到左右前後鄰座。

 好一會兒,媽媽拿出一顆紅透了的火龍果,小心翼翼的遞給前座那位憤怒的女人,説:「對不起,對不起,這個請你吃。」

 女人立即回絕了媽媽,並將她的手和果子一同推回後座。

 媽媽再次伸長了抓著果子的手,説:「真的,請你吃,這是自己種的,不要客氣,也謝謝你幫我教小孩,他不敢了。」

 媽媽的手連同果子再次讓女人給推了回去。 

收拾起果子,媽媽看著孩子,孩子看著媽媽。前所未有的寧靜。Ω  M 2013

2013年4月27日 星期六

為什麼要自學



風雨之後,大樹折,嬌花殘,惟小草挺立無礙!自學生和在校生最大的差別在於生命力,自信心,創造力和責任感。自信必須由內而外展,根深柢固足以發展出堅實受用一生的信心。

離開學校走一條人跡罕至的道路本來就辛苦,如作畫,探索的過程每一筆都可能是里程碑。而自學的目地就是要走出學習的侷限性,從谷底到天空。

為什麼要自學?充滿疑惑,或是挑釁。

面對學習,考驗的是面對困難能否奮力投入挑戰,關鍵在態度、意志力、學習方法以及習慣的養成,掌握這些學習儼然成功一半;面對自己,教育使然多數人都很清楚自己的缺點,卻看不懂自己的好。在『老人與海』中,茫茫大海上,老頭那段精采的獨白,使我們體認到認識自己的那份閑定與淡然使人在面對困境時,得以從容優雅地專注於突圍和挑戰。那麼這條路究竟要走到哪裡去?簡單說就是:「活到老學到老!」,時下的說法則是「終生學習」。

「不是因為事情困難,我們才不敢;是因為我們不敢,事情才變得困難。」-塞尼卡,羅馬哲學家

自學之所以半途而廢,往往不在勇氣,而在看不見前景的膠著,不戰先敗則出於心力不足。越挫越勇,賭的是一口氣,並非勇氣天成。這一路上最艱苦的其實不是資源、支援之足夠與否,在於你想創造,證明或得到什麼。堅定,才是令人感動的主要原因。運氣夠好的話,還會遇見鼓舞陪伴的道友。

最後,崇信或受制於三高(社經地位學歷等),只會影響或成為前行的阻礙,況且能不能走出一番光景,仗的絕不是單純的三高。既已決定或已在道路上,熱情和不畏艱難的態度才是挑戰的關鍵。Ω M 2013

初 心


一張白紙丟進渾水中,撈出來欲以自然工序使其還原,怕是極不易。一張白紙代表一個初生的孩子,在長大學習的過程中,經歷與遭遇使其原始的潔白裡染上了其他色彩,使其從柔弱轉而變成堅強,這便是成長與社會化的過程;有人幸運有人不幸。

以聰明機智,有判斷力,有主見想法等外在可見因素來衡量一個人優秀與否會不會太偏頗?是否我們對於優秀已經到了飢不擇食的地步?

誰不想成為社會上優秀楷模。倘若使一個人優秀的幕後真相是忽視漠視其他孩子需求傾注大把資源力氣以成就,那麼少數享盡資源茁壯的孩子,若有機會,他們願意為曾經為他犧牲奉獻過的夥伴牽就自己以扶持,以示公平嗎?在教育現場,以上述方式教育成長中的孩子值得商榷,因為,陪襯的孩子怎會沒有感覺反應,而且,未來的他們會對所謂的公理、公平、正義產生質疑。

「未來你可能成為一位傑出或是擁有權勢的人,也可能遭遇失敗的挑戰,但無論在任何處境下,務必保有自己的初心。」曾經將這句話送給三位和我有緣又優秀的年輕孩子。其中這位是在順道送他去車站的路上送出去的;他似有領會,頭點得極輕,開門下車前。但願他記住。Ω M 2013

2012年9月23日 星期日

不 怕:留下八歲孩子的腳印(一)


聖修伯里:「事物的本質,唯心靈以洞察。」

孩子小學二年級時,個人擔任班上週三晨光時間的義工媽媽,為此安排了一系列晨光活動,其中,攝影課是主角,還在學期結束前為孩子們舉行了小小攝影展。而「留下八歲孩子的腳印」為彼此留下獨特的記憶。該學年,與孩子、父母們共創並分享了這段寶貴的旅程;他們豐富了我,萬分感謝!

黑盒子裡的秘密

攝影課,企圖為孩子帶來什麼?

很簡單,只有兩個字「不怕」──面對陌生的東西/課題/環境,既要不怕,又不受阻於過去經驗。不怕,帶領我們踏入未知接受挑戰,還將引領我們走出一條自在的道路。誠如,一個不大不小的黑盒子──廉價的傻瓜相機和底片──有趣又好玩,既能創作又能記錄,但不是人人拿它在手,皆能自在處之的。攝影課實例,提供您參考。

為什麼怕?有什麼好怕?

沒見過,不曾接觸,不曉得該怎麼用,怕弄壞了,怕照不好被別人笑,受限過去的經驗…。以上皆是,理由充份。

面對新事物,大人的反應多以不好意思(不安)為由,巧妙地避開了現場的尷尬。成人的怕與不怕,掺雜了「抗拒」;抗拒源自「預設」和「受限於過往的經驗」,其他因素,諸如:自尊,面子,競爭心理,或賭一口氣…。

孩童無懼於陌生事物(環境),好奇心驅使他們迫不及待地拿它來幹活兒,四處遊走,尋找目標,從人物,動植物,風景靜物,家裡街上…。很快地,陌生玩意兒在他們手裡成為尋常玩具,而且從那只盒子裡變幻出來的影像無奇不有,令人驚奇,驚喜連連。

小孩和大人的身高差,首先就決定了兩者看事物的角度/態度。再則,孩子的敏銳感知,細膩觀察,包容的能力與彈性,使得他們看世界的方式迥異於成人。由於孩子們沒有自尊、顏面,與過去經驗的束縛,求知欲如無底深淵,及其靈活與爬高走低的膽量,正符合成為一名探險者的基本要求。

留下八歲孩子的腳印

為燃起孩子按快門的動力,亦鼓勵家長以正面態度予支持,攝影課進行到後三分之一時光,「留下八歲孩子的腳印!」為攝影課帶來小小的高潮,也為孩子與家長留下難忘的經驗。不曉得,那些小腳印,小手印是否仍壓在箱底?

活動是在學校禮堂進行的。孩子們一踏進禮堂,眼見一片漆黑,情緒立即被揚起,怕黑的孩子嘰嘰呱呱輕怨著,膽大調皮的花腔怪調弄玄虛,好不興奮。當注意力一旦轉向,敏銳的嗅覺立即發揮功能,「哇,好奇怪的味道喔!」此起彼落。濕氣充斥的密閉空間裡混合了刺鼻的急制液的強酸、定影液的強鹼、孩子身上獨有的汗水與乳酸味兒、家長随身攜帶的脂粉味,隱藏在沉重簾幕裡的灰塵與腐霉味,窗外飄進來的季節的味道,還有食物…等異香組合成氣味樂章,撲上每個人的頭髮頸頰衣裳,灌進了鼻腔。想不到,奇怪的氣味,竟然有助於孩子們在漆黑中快速安頓了沸騰的情緒!

終於,一切就緒。義工媽媽講解了活動進行的方式與程序後,孩子們心急地跟著指示,迅速脫下鞋襪將光腳踩在相紙上(視手腳大小可同時或分別進行),等待燈光開啟(相紙感光),然後,全體一起數數。數數聲特別整齊洪亮,好一群精神飽滿的戰士!

最後,魔術師將孩子們遞過來的相紙從無變有。想像一下,幾分鐘後,那一張張翹首企盼又滿是疑惑的小臉,眼見自己腳ㄚ子的影像正逐漸在相紙上顯影剎那的情景,「哇喔!」其驚訝,繞樑三日。

孩子的眼睛

「我的學校」是當時給孩子們的期末展出主題,也是個人想透過「孩子的眼睛」以瞭解平日在他們心裡或喜歡,或討厭,或害怕,或壓力的學校究竟長什麼樣子?很精彩。沒留下複本,可惜了!

孩子們一向勇於嘗新與創造,反而使得身邊的成人驚恐萬狀。可是,當孩子們手執相機四處喀擦的時候,家長又不免忘情地當起指導者,深怕孩子表現不如人,使得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受束受限。因而,義工媽媽得不斷提醒爸媽「請勿打擾」,或請他們儘管放一百二十個心,給孩子完整的時間、空間以快活玩耍:「感受,觀看,記錄」。憑心而論,這群爸媽實在有意思,也終於在明白不干涉的情況(意義)下,搖身一變而為架勢十足的模特兒,任由擺佈。

這一年,孩子們在玩樂的過程中,親身經驗了影像的從無到有;體驗了拍攝者(主動)與被拍攝者(被動)之角色轉換立場即不同,從中明白人有被尊重的基本需求,而尊重是素養,人文素養的根本,如此相機才不會變成威脅或危害人的工具。

小小攝影展之後,有家長反應,孩子拿相機的這段時間,家裡大小活動反過來由他們掌鏡,親子關係從命令式一躍為討論溝通,磨擦減少,距離也縮短了;也有家長反應,孩子回過頭來教爸媽使用相機,雖然只是傻瓜,但自己不再(不怕)當傻瓜。賓果!Ω M 2012

註:那時還是使用膠卷(底片)的年代,在等待沖印的過程中總有些按捺不住的急躁與興奮,全不似眼前數位相機帶來的速度與冰冷。膠卷每週送沖一次,於隔週晨光時間進行觀摩討論,孩子們以其一貫真摯又犀力的童言童語評論彼此的模特兒、拍攝主題,相互觀看學習,調侃和取笑。傳閱照片時的驚奇喜悅則溫暖與拉近彼此的距離。

2012年9月11日 星期二

成就感帶動鬥志,增長心的力量!


每一趟山徑之旅,都是一則深刻動人的故事。

每遇聖母山莊踏青邀約,總令人不自覺地搖頭。搖頭的原因是,地形封閉,視野不佳,大部份時間就好像走在悶不透風的葫蘆裡,不舒暢。然而,每回聽到這個景點,總令人聯想起名字裡有宇字的小學五年級孩子的身影。一晃眼,八九年過去了,他應該也有百七八十公分的身高,大二的學生了吧。當年,三個同學家庭共遊聖母山莊,只有他們家是母子同行。

這條路有點陡,起步困難,一邁步即氣喘噓噓大汗淋漓,對於身材有點兒份量,平日又缺乏鍛練的人來說,是酷刑。偏偏這對母子的情形正是如此。正當大夥兒都往上走了好遠,他倆仍落在後面糾纏不清,擂起了退堂鼓。看在眼裡,殿後管理員明白了,若未能即時拆散這對母子,要想完成壯舉比做夢還難。媽媽在建議下終於首肯,狠下心將孩子託給管理員照管,逕自朝山裡走去。

初時,宇還保持了禮貌和風度,即使慢,即使累,仍維持最基本的速度前進。宇有很豐富的昆蟲知識,他熱愛昆蟲不亞於咱家孩子對鳥的熱情(曾經,他家的蟲子與我家的鳥王不見王),一路上聽他分享有趣的昆蟲故事,為我指出樹幹上色彩豔麗的吉丁蟲,蟲子握在他手裡如至親友好,陪著他邊走邊尋腐木底下獨角仙的幼蟲,並藉此分散他對肢體勞累的注意力。接下來,可說是「不知該如何形容」的開始,時而處在上山下山反覆不定的交戰中,時而就休息時間長爭短論,與步數上的討價還價,從他的反應舉止可以清楚感受到「無奈的蹲下」與「賭氣一屁股坐下」兩者間情緒上的強度之別,而每一步都顯得困難重重,甚至到了用屁股挪步,也就是坐在地上把屁股往高處搬,問他這樣做會比抬起屁股用兩條腿走路還輕鬆?有那麼剎那,他自己也感到好笑。孩子撒潑的時候比直昇機還難搞!一瞬間,摸到背包裡自家孩子淘汰了的直笛,就這麼一路將宇吹上了聖母山莊,也讓我呼吸到悶葫蘆裡沒有的開闊自在與山頂的氣息。

意志力考驗無所遁形!再這麼磨蹭下去,何止上不了山頭,管理員只得祭出最後規定,每當吹完一曲他就得要出發往上走十步至百步,步數視曲子長短節奏疾緩而定,而且必須走在管理員前面不得有爭議,這中間還包括沿途山友的打氣。總之所有的法子都上場了,直到他徹底體認到再無法撒賴至百般抗拒往上走的情緒轉而成為憤怒並產生作用時,山頂在望,豁然開朗。最困難的階段已然過去了,在面子的趨策與山頂呼喚的雙重激勵下,之前的痛苦渾似不存在了,於是,撒開雙腿奮力衝了上去,還不忘疾呼同伴:「喂,我來了,你們等…等我。」兩廂登頂的時間差,間隔了有兩小時之多。

「我要叫我媽…請……你吃飯。」風梢來的口信,當他的身影消失在距離山頭最後一道轉彎前。

小子,你好嗎?還真想念你,還有機會一起爬山?散個步也行吶!Ω M 2012

2012年7月30日 星期一

路的盡頭


有人說,咱是路痴。不盡然,全不是那麼回事。跟著感覺走並不構成路痴的條件。就好像有人出門前一定要搞清楚方向,有人一定要帶地圖,有人則是沒有目的不出門。而我,只是沒在看路而已。總之,總是能找到回家的路,那麼有沒有方向感,帶不帶地圖,已經不重要了。

本世紀初,就在個人剛取得駕照的第一週,咱們家戶長正準備長征,公務出差的前一刻鐘,「你不在家的時候,我可以開車帶孩子出門去練車嗎?」新手問。突一句風似地灌進耳裡,不為難腎上腺,才怪。瞧!戶長沉默,尊口不啟,一臉左右為難…。「算了吧,如果我要這麼做還是不要讓你知道的好。」新手自語。

隔天,早餐後,「有誰要跟我出去練車的?」媽媽問。兩個孩子立即投了同意票。
「可是,ㄇㄚˇㄇㄚˊ,你知道路嗎?」孩子們就定位時問。
「路?還不簡單,往前開就對了啦。」
「出發囉!」四個輪子威風多了。
「媽媽,那我們要去哪裡?」孩子關切。
「嗯,讓我想想,這樣好了,每條路我們都開到盡頭再決定。」
孩子們的眼睛瞪得老大,還在揣摩媽媽的意思。
很快地,第一條路的盡頭等在前面。
「媽媽,我們現在要怎麼辦?」
「跟著感覺走啊!」有時是媽媽反問孩子:「你們感覺那邊比較有趣?」

不論什麼事有趣就有吸引力,當遊戲的成份高了,熱情之火自然就旺了起來,還多了幾分期待。

每條路都開到盡頭,再從盡頭處獲得柳暗花明的驚喜,我們就在連連驚喜中度過愉快的一天又一天。Ω M 2012

2012年7月10日 星期二

復仇從來沒有贏家


「復仇從來沒有贏家。」──Star Trek。

什麼是正義?
什麼是公理?
當公理正義靠邊站時,
這個社會任誰擺佈?
聽誰講話?
又信任誰講的話?

時不時就會聽到又有孩子在教育場所受傷,該情形何止發生於體制內,理念學校的例子又何嘗少過。當孩子在教育場所受到傷害,雙親若不能為此設下「停損點」,傷害將無限延伸,結果導致全家陷落。在教育現場這樣負面的案例不是沒有。

權利,如蜜汁,過度飲用有礙身心。缺乏自省能力之無論團體、醫療院所乃至學校,薄情寡義是常態,但隨著權利越大面目越可憎。事實上,處於權利位階不對等的雙方,如學校與家長難有交集,因而當傷害事件的發展造成某方無法承受,通常是後者,或預期外的巨大落差時,復仇的誘惑將迫使屈居下風處的一方主動出擊。

訴訟,乃出於萬不得已之下下策,傷害難以估計。當您處於權利底端又手無寸鐵的之際,情勢之風(正義、公理)不一定往你那邊吹。誠如病家爭不過醫院,家長告不贏學校,窮人不敵富人,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小蝦米對大鯨魚。這麼說不是鼓勵您消極以對,而是權衡輕重,究竟是父母的一口氣要緊,還是孩子的人生重要?

「戰略性撤退,一點都不可恥。」──Star Trek

理想教育人人趨之若鶩,若未曾親臨其境,如何描繪出理想境地的真實樣貌;若未曾親自過招,又如何掂量出它給人帶來的啟發影響,或潛藏的殺傷力。

理想,始於一個念頭,它如夢般引誘著你,帶你看到不實的遠景,夢幻的未來。當理想與教育掛上勾,理想立即壯大了起來,立刻有了具體的形貌,名之為理念教育。理念本來就不是可靠的東西,說穿了不過就是個幻影,夢幻泡影。而幻影最怕是破滅。於是,在追求理想幻影之際,同時也要學會為孩子、為自己在「萬一,~不敷期望」時設下「停損點」,畢竟,憧憬一旦毀於現實,如何招架得住?

因而當孩子在教育現場受到傷害時,休管他人懂不懂得您的孩子,身為父母的人卻一定要看懂/聽懂自己的孩子。當孩子受到傷害,請立即著手處理,並請考量留在原處的適宜性,若不適,何妨將孩子帶往他處受教以東山再起,或帶回家自行教育。這麼做並無損顏面,況且,療癒越早開始越能減輕傷害的程度,心理尤是;同時也縮短了學習與生活兩方面回到常軌上的時間。可是,如果為爭一時之氣,往往與復原失之交臂,那麼受到二次、三次,乃至更嚴重傷害的仍然是自己。有時候,孬一點不是沒有好處。

如果您是受傷孩子的主要照顧者,在幫助孩子復原的同時,請務必照顧好自己,務求身心處於平衡平靜之中,因為,您穩定了,孩子自然也會在穩定中復原與發展;在照顧好孩子的同時,也要教育好孩子,這才是真正的復原之道。至於,一時處於上風處的人們,他們也要懂得如何關照自己,下坡路不如想像中輕鬆。Ω M 2012

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

無 題


「一個人如若把世事參透,
便不怕遭逢什麼吉凶喜憂。
因為到頭來善惡終歸有盡,
無非是久病不起或霍然得救。」 - <魯拜集>/木馬

一個人不長進,黃山谷會說:「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言語乏味。」那麼,一所學校不長進,我們的社會又該如何論斷呢?

若「成功」只是為了遮掩自己過去的錯誤,意義何在?
若「成功」不能為社會鄰里做出更大的貢獻,意義何在?

藉由成功來為自己變臉,這是成功為人性所用之附加價值,然而,它更是一帖隱藏強大副作用的處方。慎之。

從自私出發,一路奔向私慾的泥沼,循環;從無私出發,滴水成汪洋。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Ω M 2012

2012年3月9日 星期五

執子之手與子同樂


武藝世界,現實與虛幻之間最是引人入勝。喜愛武俠小說者,莫不為書中描繪的境界與其各門派千奇百怪的功夫,如拳打腳踢、刀槍劍棍乃至飛簷走壁、氣功…之魅力所動。嘆為觀止之餘,不免陷入幻想與憧憬:「倘若自己也有這麼一身功夫…。」

機緣巧合

兒想練拳念茲在茲,娘想習武日月年年。說來機緣巧合,就在我們朝思暮想此事之際,訊息天降。今,執子之手與子同樂,此學武之一樂也。

為什麼是八極?太極是也,只機緣不巧,始終未遇。總之八極、太極不過一字之差,不妨礙。這樣您明白了嗎,咱可是個,大外行。

武之舞也

無論那個領域皆有其獨特的語言與情境,只一旦與你的生活產生關聯便不再只是冷生的文字與陌生的景況。想像,突然真實起來。

「拳,」師曰:「運圓用直。」

「形、法、功,先求形似,繼而求法,…。」

上面是集訓時出入耳際最為頻繁的句子。聽是一回事,臨到出拳,方才明白自己是不折不扣的稻草人。動作需要自覺。誠如,不跳舞不知舉手投足滑稽逗趣,手忙腳亂之餘還要當心岔了氣。事實上,舞步/招式異曲同工,只要記住招式名稱,再加上點想像既能在虛空中比劃比劃,依樣畫葫蘆的結果,即使未達強筋健骨之功,亦不失自得其樂之趣。

提到「集訓」,與其睽違數十載,早忘其況味。驀然間,身歷其境,唉!悔之悔矣,退堂鼓既敲不得,那麼就拿出態度來對付。集訓,集合形體上的緊張疲累,精神上的充實滿足,雖然辛苦,收穫良多。

習武的孩子們

若說學武是學打架的話,可能遠了。與其說學打架,不如說學習如何修養心性與強筋健骨吧。因而修養有了雙層意義,一在形體一在心,心形同源。

上面說了學武不是學打架,但孩子畢竟是孩子,或出於好奇,或陷入格鬥場景的幻想,於每招式之間必然追問其如何破解,像丁丁就問了一個切身的問題:「教練:像我這麼矮,萬一被抱住了該怎麼辦?」聞言,大夥啞然失笑。只見教練那沒了輒的表情,邊搖晃他碩大的腦袋,說:「那你命該如此,沒救了。」

習武的孩子多不拘小節、處處自在,與樂山者有共通之處,很可愛(可愛,指的是他們尚未社會化之情真意摯的一面)。

起床號

凡與生活掛上勾的,必然生動有趣,記憶容易。下得山來雖未修成正果,做做樣子倒還行。於是,這個「樣子」自然而然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學以致用」嘛:

一記「貓洗臉」,洗得賴床兒口鼻眼全皺在一塊兒。半夢半醒之間兒糾正,說:「是媽洗臉,不是貓洗臉。」

「頂心肘」勝過鬧鐘響震天,必讓賴床小子立即驚醒,因為,實在太癢了;

「黑虎偷心」,聲東擊西,絲毫不馬虎;

你滾,我剷,你滾滾滾,我剷剷剷,使的正是「捨身下式」。喝!豈有不下床的道理。

到了這節骨眼,小子還撒賴的話,看我一記「錦雞抖翎」準讓左右兩造清醒且同聲大叫:「很痛耶!媽──啊。」至此,為娘的雙掌啪啪兩聲,撂下一句:「餐桌見。」不亦樂乎。

小子賴床,再沒有比母親的豆腐拳、草包腿更管用的。而且,兩個孩子比鄰而眠,正好給了媽媽左右開攻(協調)的機會──廚師有廚師的料理方式,娘有娘的變法。呵,再均衡不過。

同孩子一起學習,無非是激勵與檢驗自己最好的方式。執子之手與子同樂。讚啦!Ω M 2012

2012年3月8日 星期四

熄火容易,生火難!


若說,父母是最稱職的生火員,您相信嗎?

熊熊烈火挾帶驚人的能量,熱情亦隱含了相似的力道,直接將人推上實踐夢想的道路/高峰。

講起棒球必然是大聯盟,就像NBA之於籃球。大聯盟球員訪台期間刮起的追星熱,令不擅球類的我直想湊一腳,只為親炙那熱情的溫度。

午茶時間,M問了熱愛棒球專攻投手的鐵蛋,有沒有到現場看球賽?
鐵蛋:「沒有。」
M:「怎麼會呢!你不是超愛棒球?不必到美國就能親眼見識大聯盟球員打球,這和看電視轉播是兩回事耶,怎麼不把握呢?」
「我有提,」鐵蛋語帶氣餒:「可是媽媽說:『台灣成棒看看就好,想看大聯盟,等以後你長大自己賺了錢再去看罷。』」

熱情需要呵護,需要支持和鼓舞。如何為熱情注入源源不絕的活水,使得腳下那條路自發地向前延伸,還要更深遠?

熱愛棒球(任何興趣),若能親眼見識大聯盟球員投入賽事的態度(相關領域),投手掌控全局的霸氣(投手丘上的霸氣源自於投手的能力、直覺、臨場經驗、與自信的總和),球員之間的默契,球隊調度與士氣,最重要的是與心目中的英雄面對面…。上述活動,當下看似無意義(價值),或浪費時間金錢,但對一名逐夢者而言,實則是激發他/她更上層樓的關鍵。而與熱情交會的「經驗臨場氣氛」並不亞於與英雄相見,絕對是激發熱情之火不滅的超級推手。兩者敲的皆是使之不輟,使其前進的能量持續增益的太鼓,使得那把火愈加興旺。

猶記得,過去孩子們養鳥的階段,除持續閱讀與鳥相關的書籍文本以獲得背景知識,可以說我們逛遍西園路及各地鳥園、尋找拜訪繁殖場,最遠去到中南部鄉間,累積了如何照顧與飼育雛鳥的基本常識;拜訪鳥醫生,學習與判斷鳥兒健康及患病與否時的基本照護。直至進入養鳥的整個過程,他們切身體驗了生命的喜悅與道別的悲傷。這個經歷,不只帶領他們進入了一無所知的鳥類世界,還因此幫助他們在飛行領域上邁出一大步。

引領孩子的人的熱情是最直接的增溫/助燃劑,您的熱情將會點燃一盆激勵花旗松種籽萌芽的熊熊烈火。讓我們一起成為孩子的,最稱職的生火員。Ω Mimi 2011

2011年11月23日 星期三

破紙片兒


莫要輕視了孩子手中的螺絲釘、廢布條、破紙片兒,真正的智慧就在上面,未來成就的蛛絲馬跡也在其中!德布羅伊的四頁筆記,費曼的餐巾紙,分別在1929和1965獲得諾貝爾物理獎;達文西,畢卡索,費欣的素描簿,造就一幅幅傑出的世界名畫;巴哈,貝多芬的草稿成就歷久不衰的經典名曲;文學家在成為文學家之前的垃圾桶裡,不也有成簍的廢紙?

或許我們並不十分了解,服裝設計師如何將手中的草圖變成一件件伸展台上的華服,工業設計師如何將靈光一閃的筆記變成貼近生活的日常用品,或是攝影師日後成功的關鍵實則來自暗房中那一張張顯影失敗的作品。可以確知的是,破紙片的價值絕非世俗目光一眼所能洞穿的!

舉個例來說,小四的可可正在學習製作布偶狗,她想要在狗身上創造一些圖形,但技術等一切條件尚未到位,縫縫拆拆很挫折,怎麼辦?這孩子想到利用小布片,嘗試先將腦海裡的圖像變成眼睛所見的具像;又,當要縫製狗腳時,她趴在地上學狗走路,以揣摩狗的四足在行進時的運動方向與順序,從而以決定如何固定該部位。也許不成功,但已將她帶往成功的路徑上。

破紙片等的價值在記錄作品(整件事)的起承轉合,具提示/指引/修正直到完成之功。而這個過程所得到的經驗與助益,絕非制式教育強調的「成效」所能比擬的。於是當您再度看到孩子手中的螺絲起子,線圈,破紙片兒,還是泥巴石頭時,請務必按捺下準備批評的左腦,收起嫌棄的苦惱,且聽聽他/她的想法,此不經意的動作,可能造就未來的「台灣之光!」Ω Mimi 2011

2011年11月6日 星期日

無過,不該寂寞!


十七歲的寂寞,有理。七歲呢?

理當是多采多姿繽紛甜美的童年歲月,那張小臉上塗的淨是寂寞之鴉。他手裡抓著同腦袋大小的房車模型,在有同齡孩子的家門口磨蹭,上半身幾乎趴在大門上,對玩伴的渴望化作落寞的音符自眼眸瀉出。沒人想跟他玩,大人們也不鼓勵自己的孩子與之同樂,因為,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打傷人,如同雕刻在鐵帳本上的證據隨著言語四通八達),亦無法理解微妙又無法言喻的人我關係,即便是孩童之間。七歲,就算有理,也說不清!

神情落寞,兀自蹲在地上把玩小汽車,當我行過他身旁,他抬起頭看了一眼,似乎想講什麼,許是陌生之故,沒有開口。而我逕自經過,也僅輕輕給了句「好大的汽車呀!」當時我專注於足下速度,未能聯想到他竟是言傳中無法無天的主人翁!此刻腦袋像給炮彈轟過,如今感到懊惱,其時便該蹲下來跟他說說話的,也許能給他一點點熱度。七歲,能有多糟?這世界其實還更糟不是!

七歲,人人避之為恐不及!?就當事的幼童而言,必然擁著一顆嚴重受創的心,舔不到傷口的痛,誰理解呢?父母早婚、離異,祖父母寵溺、放任,暴力,或任由生滅…。若說命運使然,是否既註定了這孩子生來就得順從眼前的困局出發?可是他才七歲,如何突圍?如果沒有一雙有力的手可供抓握攀附,沒有強壯厚實的臂膀供其依靠,他如何站起來?若眼前景況持續不變,未來成年後,他會變成怎樣的一個人物呢?許多犯錯的人都有一個悲慘的童年;有多少類似處境的孩子,他們雖沒有變成下一個罪人,可是他們的人生直可用「糟糕透頂」來形容不是嗎?

我們無法明白他們內心的根本之痛,也不是每個擁有糟糕透頂人生的人都有能力翻盤,有能力爭脫漩渦強大引力的束縛,他們甚至不會/不知如何求救。旁人總可以做點什麼吧?也許我們的舉手之勞,將帶來他/她一心渴望的溫暖,及時滋潤匱乏乾涸的心靈,至少也能感受到這世上有個人的關心出自於真心,哪怕僅有一點點都行。當我們幫助一個孩子時,帳面上雖然記載的只有「1」,可那看不見的背後呢?

生命(童年),無過,不該寂寞!Ω Mimi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