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17日 星期日

夜探松蘿

兩年半前的秋冬之交,蘭陽平原一如往常瀰漫著冬季的潮濕, 下午四點左右,我們一行七個人,三大四小,來到了松蘿湖鞍部前陡坡的起攀點。 在泥濘不堪的山徑上,歷經四、五個小時跋涉, 遠遠望著拳頭母山的雪山稜脈,看得到卻走不到,此時已是強弩之末。

與 Cary、媽媽商議以定行止。 媽媽依著過去的經驗不要暗夜行軍,決定要折返,澤、恆兩兄弟和媽媽一起下山。 Cary 決定上攀,帶著子岩、子榆兩小兒續行。 和咪咪交代了一下路況,他們轉身下山後,我就回頭去追 Cary 一家三口。 東北季風肆虐的北台灣山區的冬夜,處處隱藏著危機。 第一次和 Cary 一家出來爬山,實在不放心他們是否能應付突發的狀況。 霧氣籠罩著四週的山頭,松蘿湖依然是這麼的美,前一次來此露營已是二十幾年前的故事了。 很難想像這湖水竟然是南勢溪的源頭之一,這水,不知道要多少歲月才會湧現在淡水河口呢。

我們沿著湖畔繞行一週,子岩、子榆興致高昂的觀察一些水生的昆蟲。 不知不覺間天色暗了,茫茫細雨又飄了下來,催促聲中我們踏上了歸程。 翻過鞍部回到方才分手的地方,天色已經昏黑,雨卻下的更大些了, 一行四人,卻只有一隻手電筒可以照路。 前面咪咪母子三人帶了雨衣雨傘,手電筒卻是留在車上。 與 Cary 商議後,就拋下他們父子三人,一路急奔而下。

暗夜在這密林裡奔行,只能藉著餘光透露出樹影的濃暗來判斷落腳處, 偏就這般的泥濘,稍不留意還是滑跤。 一腳高一腳低的跑了一個多小時,終於在登山口前不遠的山徑上用呼哨聲追上了母子三人。 媽媽還是同往常一樣撐著傘招呼著兩兄弟慢慢的下山,我鬆了一口氣。

在濃濃的霧雨中尋著了車子,拿了兩盞頭燈一頂帽子就急忙的往回走。 天色全暗了,這一家三口還好嗎?焦急萬分,可是兩隻腳就是不聽使喚。 尋尋覓覓,約莫又走了四、五十分鐘,終於在山徑上碰到了 Cary 一家。 他們一副沒事人的樣兒,子岩、子榆雖然頭髮全身都是溼答答髒兮兮的, 可是還是邊走邊玩,還一路找著草叢裡的蟲兒, 不小心滑了一跤,就施展出他們最拿手的馬戲團平衡功夫來,金雞獨立,穩穩的站直著身子。 把手電筒、帽子遞給他們後,就一路邊走邊聊的漫步下山。

謹以此文懷念這一家人,這與自然融合充滿勇氣的孩子們! 

YM 2005-07-06 於北迴鐵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