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著手整理小花園時,被眼睛所見的景象嚇到了,原來,填出這片園子的土,全是工程廢棄土!土質,硬結成塊,呈酸菜色,一點生氣都沒有,揉搓在手裡,觸感其糟無比;其中還摻雜有,煙蒂、檳榔渣、廢紙、塑膠袋、鐵釘、碎玻璃、破手套、磚塊和石頭。
最初的工作是,不斷的翻揀掉上面說的那些東西,幾乎整片都給翻過來了,也嘗試著種些東西。可是,貧瘠/過度耕種的土地,植栽作物不易生長,恰如終年懷孕的母親,難以孕育健康的下一代。其間,偶有幾根生命力驚人,再惡劣的環境都能生根發芽的野草冒出來。我不懂得如何照顧生病的土地,以為翻翻土,澆澆水就行了。
接下來,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只是重複著同樣的動作:翻土,澆水,拔草,施肥,和跟那些泥巴講話。在拔草時,留下有用的草,餘,一律除之後快。漸漸地,土地有了生氣。這段時間,偶爾有鳥來啄食土壤裡面的礦物質,在土地上進行泥浴,同時,留下排泄物和種籽。鳥糞裡有種白色的成份,硝石,那是質優的有機肥。
某天,翻土的時候,翻出一條蚯蚓。高興之餘又有點難過,因為那條可憐的蚯蚓,細長得像根電線,全身灰白得就像是營養極度不良的小孩。然而,蚯蚓為我帶來希望,小花園裡的生機。這景象,鼓勵我,得更勤快些以改善土質的現況。
廚餘是最好的堆肥。家裡沒有多的空間可以做堆肥,而且社區裡也不適合。於是,當有廚餘時,切碎將體積處理到最小,直接在園子裡掘個深坑,然後,一層廚餘一層土交錯著,最後,覆上一層厚厚的土。接著,就是等待。等待它腐爛,分解,發酵成以滿足各種食客的需要,滋養生命的養份,包括土壤。
五、六年下來,土質大獲改善,小小一方花園,生機盎然。健康的土壤,土質烏黑、鬆軟、光澤,觸感極佳,還散發出淡淡的香氣。房客也熱鬧了起來。蚯蚓的體型已是先前的三倍,體色暗紅近黑;鼠婦,蛞蝓,蝸牛,青蛙,蟾蜍,蟋蟀,蜘蛛;春天的時候,毛毛蟲多到數不清,當牠隻隻化作彩蝶飛舞,帶給我喜悅。這裡也是鳥的最愛,健康的土壤,提供牠優質的礦物質,飽食後,再在土上來個泥浴,再怡鳥不過。至於土壤的最上層植栽,以草為首,錢幣草,紫花酢醬草,馬蹄筋,雷公根,車前草,蕨類,滿園春色。
寫到這裡,我得說,土地的深奧,以個人初淺的接觸是不可能深入瞭解的。土地就像人,都是有機體,氣候,溫度,晴雨,乾濕等天天在變,日日不同。唯有投入更多的心力和努力,觀察和實做,才有可能領略其中的訣竅與精神。Ω Mimi 20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