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3日 星期二

在家教育的小孩沒那麼優秀

不要再將我們的成績打八折!意思是多點信任,少一點質疑和敵意。體制教育是教育,在家教育也是教育。盡管立場不同觀念兩樣,絕無孰優孰劣之分,有的是適合與不適合。

在家教育,學籍掛在戶籍所屬社區的中學。六月初,小兒畢業在即,面對未來是繼續在家教育還是返回學校就學,我們仍評估中。在離校前,到校為兩兄弟申請未來可能會用到的學歷及成績證明。教務處的主任,對我們的教育態度和方式,始終是質疑最甚的一位。

我們從未懷過學校,直到我們提出申請,才恍然大悟,原來多年來,教務處一直在篡改學生成績,凡我們交到學校手中的成績,全部打八折計算。這件事,是主任親口證實的。因此,我們拿到的成績證明,是學校偽造出來記錄。連校長都承認,這麼做,確實不應該。

主任見我來申請證明,劈頭就說:「在家教育的小孩沒有那麼優秀。」

筆者:「怎麼說?」

主任:「你看,你們哥哥的基測成績那麼差!」

筆者:「你們是這樣傷害一個孩子?人生中有多少大大小小的考試,一次考試成績就決定人的一生?」

主任:「你們送過來的成績,我們都會重新評過,因為,沒有人成績那麼高。而且,成績太高對學校的學生不公平,在畢業典禮上會領走獎項的。現在,因為你們要找學校,所以就算了,給你們方便。」

筆者:「體制教育和在家教育,兩套不同的學習制度,這是你我心裡都明白的,而且我們有自己的課程,學習方向,自然也有不同的評等方式。我們既不領學校的任何獎項,學生分數高低,學校何憂?可是,學校就是無法掌握這個分際,老要混為一談。」

主任:「我們會想一下,日後如果還有在家教育學生,我們會考慮這是兩條不同的軌道。對不起。」(勉為其難的)

筆者:「對不起有什麼用呢,對孩子的傷害已經造成。你們想,孩子會用怎樣的眼光來看你們的態度和所做所為?」

「這個體制處處要分數,分數決定一個人的價值;諷刺的是,給了分數,得不到信任,還要憑白地給羞辱一番,然後一句對不起就了事。只因為,我們選擇走自己的路,就必須承擔種種嚴苛不合邏輯的挑戰和不合理的對待?」

「再說,我的孩子們要拿的是人生中的獎項,憑實力,絕非他人的施予。你們這麼做,連我們在家教育的老師看了都搖頭:『怎麼,我們的教育現場,還有這麼鄉愿官僚的心態。』」

主任:「你們不是一直都沒有老師,現在才有的不是?」

筆者:「難道,幾年來,我們申請書上所註明的教師群,都是寫給自己開心的嗎。一個人能力有限,教養孩子集的是眾人之力。而且,教過兩個孩子的老師,都對他們說:『好孩子,我們都很樂意幫忙。』而且是自動幫忙。」

接著,主任忙推諉:「我們不了解學生,不知道學生在家裡到底都在做什麼,學什麼?」

筆者:「說來實在矛盾,除了質疑,你們完全沒興趣知道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態,甚至自動放棄訪視的機會,面對這情形,我能說什麼呢。現在,您卻又說,不了解學生,不知道學生在家裡到底都在做些什麼?」

「請問,一年來,您有到過家裡來?在96學年度之前,上下學期各一次,每次都不超過十五分鐘。可是這一年 (96) 呢?我的意思是,公文上註明了,學校必須在學期中,數次訪視在家教育的學生。我們按著時間,週週到校報到,學校呢,一年都不來,還要疾言厲色的說,不了解學生!」經此提醒,主任吃驚,臉一沉,尖銳不再。

這就是我們的教育,只要權利,不要責任。

對我們而言,分數不過就是個分數,面對人、事的態度和解決問題能力才是真功夫。我的孩子們雖不善考試,一點都不丟臉。丟臉的是自以為是且缺乏識見和誠意的人,是缺乏教育良心的人。

適合的教育,是給孩子一個具體的奮鬥目標,引導他們找到方向以發揮,並認識自己。母親的堅持,看在校方眼裡,是強勢霸道,是不可理喻。因為,我們選擇的是自己的路。Ω Mimi 200806 畢業前夕

附註一:自2008年6月16日之後,兩個孩子,先後自九年國教畢業。此後,學習,不再有任何人為的約束和羈絆,真正的,海闊天空。

附註二:成績打高了,學校擔心孩子抱走獎品;成績打得含蓄,校方則斷定,學生的學習,成效不彰。雞蛋裡的骨頭,永遠挑不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