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社區晚會上(2007年初),有位鄰居針對她的好奇聊聊,起先,還客氣:你們小孩國中就要畢業,考不考高中?還是繼續在家自學?以後要不要唸大學?不進學校,要怎樣讀書?沒有學歷,以後怎樣找工作,能做什麼?說著說著,話鋒急轉,一股氣沖了過來:『我們攏嘛在看,看你們到底想怎樣?看你們到底能怎樣?』當,對方懷著揣測質疑前來,對於你的想法和需要,其實沒有多大興趣深入。多說無益,時間會是最好的明證。坦白說,感謝他們的關心,但在無法溝通的情況下,緘默為妙。
還有些人誤以為,在家教育就是學的比人家多跑的比人家快,要不就認為不進學校的孩子,會跟不上學校的進度,無法接下時代的挑戰,立足社會將更加地遙遙無期。也有些人以為,在家教育的孩子,多是叛逆造亂或資質魯鈍的孩子,學校待不下去了只好回家。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啊。
誤解來自不了解,成見出於主觀和對安全感的不確定。這現象意謂著,對人的心性與發展未曾深入思考乃至信心不足,過於依賴大環境的指標,及缺乏主見所致。總的來說,孩子不適應學校的教育方式,正好給父母一個反思的機會,在家教育則提供解決問題的時空,並考驗我們在面對學習與成長這一環,所抱持的態度和行動的決心。Ω Mimi 200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