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7日 星期六

為什麼要自學



風雨之後,大樹折,嬌花殘,惟小草挺立無礙!自學生和在校生最大的差別在於生命力,自信心,創造力和責任感。自信必須由內而外展,根深柢固足以發展出堅實受用一生的信心。

離開學校走一條人跡罕至的道路本來就辛苦,如作畫,探索的過程每一筆都可能是里程碑。而自學的目地就是要走出學習的侷限性,從谷底到天空。

為什麼要自學?充滿疑惑,或是挑釁。

面對學習,考驗的是面對困難能否奮力投入挑戰,關鍵在態度、意志力、學習方法以及習慣的養成,掌握這些學習儼然成功一半;面對自己,教育使然多數人都很清楚自己的缺點,卻看不懂自己的好。在『老人與海』中,茫茫大海上,老頭那段精采的獨白,使我們體認到認識自己的那份閑定與淡然使人在面對困境時,得以從容優雅地專注於突圍和挑戰。那麼這條路究竟要走到哪裡去?簡單說就是:「活到老學到老!」,時下的說法則是「終生學習」。

「不是因為事情困難,我們才不敢;是因為我們不敢,事情才變得困難。」-塞尼卡,羅馬哲學家

自學之所以半途而廢,往往不在勇氣,而在看不見前景的膠著,不戰先敗則出於心力不足。越挫越勇,賭的是一口氣,並非勇氣天成。這一路上最艱苦的其實不是資源、支援之足夠與否,在於你想創造,證明或得到什麼。堅定,才是令人感動的主要原因。運氣夠好的話,還會遇見鼓舞陪伴的道友。

最後,崇信或受制於三高(社經地位學歷等),只會影響或成為前行的阻礙,況且能不能走出一番光景,仗的絕不是單純的三高。既已決定或已在道路上,熱情和不畏艱難的態度才是挑戰的關鍵。Ω M 2013

初 心


一張白紙丟進渾水中,撈出來欲以自然工序使其還原,怕是極不易。一張白紙代表一個初生的孩子,在長大學習的過程中,經歷與遭遇使其原始的潔白裡染上了其他色彩,使其從柔弱轉而變成堅強,這便是成長與社會化的過程;有人幸運有人不幸。

以聰明機智,有判斷力,有主見想法等外在可見因素來衡量一個人優秀與否會不會太偏頗?是否我們對於優秀已經到了飢不擇食的地步?

誰不想成為社會上優秀楷模。倘若使一個人優秀的幕後真相是忽視漠視其他孩子需求傾注大把資源力氣以成就,那麼少數享盡資源茁壯的孩子,若有機會,他們願意為曾經為他犧牲奉獻過的夥伴牽就自己以扶持,以示公平嗎?在教育現場,以上述方式教育成長中的孩子值得商榷,因為,陪襯的孩子怎會沒有感覺反應,而且,未來的他們會對所謂的公理、公平、正義產生質疑。

「未來你可能成為一位傑出或是擁有權勢的人,也可能遭遇失敗的挑戰,但無論在任何處境下,務必保有自己的初心。」曾經將這句話送給三位和我有緣又優秀的年輕孩子。其中這位是在順道送他去車站的路上送出去的;他似有領會,頭點得極輕,開門下車前。但願他記住。Ω M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