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8日 星期一

落 葉

落葉入畫,不由得思索起它的一生。

當它從樹梢旋落地面,還含有相當的水分,葉片仍平整。漸漸地,水分被蒸發,原先平整的表面會捲曲,葉尖翹起,緊接著,變乾、變脆;葉面的調子,從繁華走向滄桑,枯盡。

承載重量的葉片,嘁嘁喳喳,聲聲和著兒童清亮甜美的笑音,最自然的,美的協奏便在人間響起。

落葉輕盈地,舞向大地之際,風曾為它一生的慈悲獻唱,雨曾為它無私的奉獻降下甘露;生命消逝,大體回饋予土地,滋養微生物,世世代代。Ω Mimi 2009

2009年5月16日 星期六

短視與遠見

投資孩子的英語教育,送孩子出國參加夏令營,或是留學,沒人會在意那是一大筆開銷;培養孩子學習音樂,集結所有資源財力投注在未來的音樂家身上,即使得付出天文數字,也不會有人批評那是浪費。可是,當你的學習不是走在主流或正規路上時,就變成了「若需要很多資源與錢財才能學習,那一定是個庸才。」

這差異在認知的兩極,出於成見、狹隘的視野,及主流與非主流的制約。況且,當我們在陳述個人意見時,涉及對他人價值判斷,是十分失禮的行為。教育無分主流非主流、正規非正規,亦無好壞之分,卻有適與不適之別。唯有跳脫制約,才有更高的視野,去看到世界的真貌。

教育,不止是對個人一生一世的投資,也是對社會的投資,其價值絕非金錢多寡可以衡量,而在於,未來,這個孩子對社會將會有的貢獻。如果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興趣,並且獲得適度的教育與社會資源的協助,將興趣發展成為一項專業,最大受惠的還是我們身處的整體社會。Ω Mimi 2009

同理心

她,丈夫是醫生,女兒唸北一女,國內外旅行從未間斷,日子過得優渥愜意,說得上是,生活如意,婚姻美滿。遺憾的是,一個人所受的教育,生活水平,或者是社會地位並不能反應其同理心的有無。

一日,幾個人閒談,談到現在的學生,在家人與社會過度的期望和升學壓力雙重煎熬下,導致少數幾個無法承受壓力或面對挫折的孩子,儍得選擇走上不歸路。聽到這裡,她伸出五隻手指頭,輕率的說:「那麼多人裡才那幾個,要小心哦,你們―指在家教育―以後就是其中一個。」一個不具同情、同理心的人,大概沒什麼話說不出口。

德性教育,不應該是寫在書裡,掛在嘴上,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舉手投足間。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的言行必然反應在孩子身上。要孩子學會同理心,父母是最好的樣子。Ω Mimi 2008

2009年5月13日 星期三

學習,一定要按部就班嗎?

父母多期望孩子能按部就班的學習,萬一不能的時候,怎麼辦?是強迫孩子跟著團進團出,還是讓他依著興趣或自己的能力前進。憑心而論,學習,原是一件愉悅的事,可是整個社會給加進太多的包袱,正是這個重量壓得人害怕及擺脫不掉學習的焦慮。然,過度的負荷未必帶起學習的動力,相對的,沒有效率的學習,亦將令人陷入疲憊的漩渦,登不上興頭,消耗能量又浪費時間。

學習,很多時候是時機問題,而非不先學會A就不能學B,這麼說的話,沒學會構圖不能學拍照或畫畫,不了解葡萄酒的釀製過程不能學習調酒,不懂色彩學就不能先學服裝設計。邏輯上,完全說不通。我們發現,不少孩子掙扎在所謂「必修的」、「最重要的」過程中,原來的興致早已悄然無蹤。初次接觸一個領域,每個人的入門或著眼點不同,硬性規定還是成見帶來的是障礙,使得原可以有所想像的才能被壓抑,導致學習之路阻礙重重,或不了了之,最終,還被冠上資質魯鈍,懶惰。這是許多孩子內心的痛。

任一領域,背後的聯結牽涉何其廣泛,在每個環結都很重要之際,入門的時機負有決定性影響。譬如說,以興趣為導向是一個方式。既然按部就班未必適合孩子,那麼,何不提供一個依據興趣起跑的空間,落實他從想做的事上扎下根基。若孩子有心學攝影、畫畫,就鼓勵他去拍、去畫,從觀察和接觸的過程中一定有所啟發;孩子想學縫製衣裳,給他機會去熟悉縫衣機的運動方式,認識布料的質地,感覺和想像如何將手中那塊料子變化出萬千氣象,所有的問題都會在「實踐的過程中」獲得解釋和增長。專業是玩出來的,眼力是養出來的,手感是磨出來的,對色彩的靈敏度也會在頻繁接觸下敏銳起來。找到目標與自己的方式,學習的效率和速度就發生了。意想不到的收穫在,不預設成效,非目的性的學習,信任和等待之間。

當然啦,也許您感到疑惑,孩子的興趣一日三變,到底他在想什麼?何妨呢,大千世界,繁花盛草,稀奇古怪,毋怪乎孩子見異思遷,喜新厭舊,就連許多成人都興趣多如牛毛。每一領域集聚密密麻麻的房間,以飛行來說:物理、化學、航空材料學,流體力學、空氣動力學、發動機、電子電路、載具設計,還有、還有…。不管從那個房間出入,只要抓住竅門,掌握到關節,無論如何都能走出一條路。興趣,總是要經過尋覓,不斷嘗試,沒有五分鐘熱度,何來十分鐘進程。

像我的大寶寶,沉浸在化學元素、式子和藥劑的那段日子裡,對火藥尤其著迷的程度,乃至吃飯睡覺成天想的、做的就只有一件事,當時還真擔心他會將自己給炸了;他的第一個興趣是開垃圾車的司機,然後是理化,眼前是飛航。從孩子閃閃發光的眸子,您會曉得,他是否找到了方向,要緊的是,父母不能操之過急,從學徒到出師況且需要三年三個月,何況一個孩子的興趣要開花還要結果。

孩子需要的是指引,以協助他看見目標的曙光。引導,不是將孩子引到我們要他們做的事或所定義的標準上,而是同理孩子的需要,學習上的需要,從他的需要上著力,由需要刺激學習意願,才談得上發揮。眼前,孩子的每一步,每次探險和經歷,日後,未必能換成填飽肚子的米糧,或提高在社會上的地位。但是,在不遠的將來的某些時刻,會產生影響,發揮作用。Ω Mimi 2008

2009年5月9日 星期六

親子共學:三歲娃娃的話

在孩子年幼時,不少人提醒說,孩子還小,說的話不能當真。可是,娃娃問的那麼認真,從他嚴肅的表情,你知道他正思想眼前的新奇與未知,也確實想得到具體的線索。聽的人怎麼忍心用輕率的態度來敷衍他的好奇,還因為孩子小說的話便不能算數!

娃娃的話,檢驗和挑戰成人在面對學習事務上的認知及態度積極與否。一如孩子對某件事物發生興趣時,總是問個不停,問個不停,而身旁的成人很可能給他的回答是:你以後上學的時候再去問老師吧;或老師也會跟他說:你的問題等八年級的時候就會學到,你現在只要把眼前的功課做好就行了。好氣餒啊!好奇心,一次次葬送在缺乏遠見和建設性的答問之間。

孩子生來好奇多問,凡事追根究底,也就在這個觸探的過程中,擦出星火,擊出深遠的影響。當他發問時,給他一個指引,而不是給個答案,給他一扇窗,那瑰麗的風景將在小小心靈上撂下印象。這顆種籽,會在哪個時機裡萌芽,未知,但成人的這個舉動,確實關乎到孩子將來的學習態度與方法的建立。

由經驗得知,當孩子提出問題正是好奇心啟動學習動機的時候,自然也是把握孩子進入或深入學習的時機。由簡入深,次第而進,好奇心受到呵護,學習的情緒也帶了上來。就孩子們而言,此一學習模式經多年實踐已然成為一種習慣,在時間的鍛鍊下早已根深柢固。自發的態度,亦促使他們在遇不懂的事物還是困難時,立刻著手以理解其來龍去脈,或找出癥結並解決問題。這便是自主學習的基礎。倘若,學習是經由「目的」出發,那麼很可能在不遠的將來,當目的達到之後,學習也將因此停頓,或就此停擺。

孩子的話之所以吸引我,是它讓我看到不同且不曾想像的世界。我們並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乃至興趣,去經歷或接觸大異其趣的領域。若藉由孩子的眼,引領我們親近未曾探索過的世界,繼而發現其中的奧妙是如此地豐富有趣,何不呢。

想像一下,一個光點緊湊著一個光點,聚集起來便成燈海,在燈海裡,我們將發現四通八達的無數通道,通往不同卻又密切關聯的房間;一個房間相鄰一個房間,聚攏了便是一個世界 (領域)。然而,從一個房間到另一個房間,需要的是「充份的好奇心」,和「我就是想知道」的探索未知的堅持。這份堅持與孩子未來的學習,是否也能付出堅持是一致的。

呵護孩子的好奇心,也呵護這份堅持。三歲娃娃的話,能不能當真?我說,當然。您呢?Ω Mimi 2008

2009年5月2日 星期六

親子共學:樂器篇

許多年前,當孩子的手還小得足夠讓我握住的時後,有天,孩子們提議學樂器。兩個孩子談論熱烈,各自提出心中想學習的項目,哥哥想學大提琴,弟弟想彈鋼琴,緊接著,孩子們問起:媽媽你呢?在我們的經驗裡,孩子們真心喜歡和父母一起學習,或幹點新鮮、淘氣的事。

二胡的吟詠、傾訴、娓娓道來的獨特厚味,孤獨、寂寞、榮華與滄桑皆在兩根弦間流露無遺;如果有機會學琴的話,媽媽想學二胡,我認真的說。就在彼此慫恿之際,我們決定讓一起學琴這件事發生。再則,選擇不同的樂器,為的是成人不要有機會對孩子的學習指指點點和挑剔,重要的是,不同的樂器帶來不同的樂趣和觀摩。

謹慎思考之後,跟孩子們商量,媽媽先學。理由是,先孩子經歷學習與練琴的過程,以期真正理解練琴時的枯燥、乏味和辛苦,遇瓶頸時的心情轉折和挑戰。有了這一層的體驗,在面對當孩子練琴時所遇到的種種挑戰乃至不想練琴,同理心油然而生,這個態度帶給孩子很大的鼓勵和安慰。也是這個態度,引領我們一路學習到今天。

媽媽先學的另一層好處是,等待的騷動,搔得孩子心癢難耐,讓那股想要學習的勁頭始終維持在那個高點上。缺點是,孩子有機會觀察先跑的媽媽的學習態度和反應,無形中給了孩子檢驗父母的機會。督促孩子比起督促自己來得容易,而當角色易位,自己成了被觀察和督促的對象時,那股壓力和責任感的挑戰,就好像攀爬一座八千公尺的高峰。

二胡,弦樂器,難在沒有音準不像鋼琴,得完全靠耳朵辨識。相較之下,不論大提琴還是小提琴在初學者怎麼拉都好聽,而二胡的聲音簡直到了摧殘腦袋、撕裂心肺的地步。孩子們的風度,實在好得沒話說。打從一開始的新鮮,到天天得忍受媽媽鋸出來的既尖銳又破碎難聽的噪音,終忍無可忍,在媽媽學琴兩週後,弓著背,合起小小的雙手,開口央求:「媽媽,求求你,求求你,別,別再拉了,我實在受不了了。」

老實說,孩子開口,我如獲大赦,高興的立刻放下琴。可是,「就這樣輕易放棄了嗎?」這個聲音敲擊著腦袋。於是,心念一轉,換我合掌拜託孩子:「拜託,拜託,給媽媽一次機會,也給我一點時間,如果一年,不,一年太長了,三個月好了,如果三個月後還是拉的這麼難聽,我就不再拉琴了好嗎?請你們忍耐一下,謝謝。」孩子們皺著眉頭,同意了。憑心而論,孩子的仁慈和寬容,是成人學習的榜樣。直到有一天,孩子用輕快的語調說:媽媽,你可以上台表演了耶。這已進入我們一起學琴的第二年了。

三人一齊學琴有競爭,任誰都不想落後的情況下,當一個人拿起琴來練時,其他人也陸續加入練琴的行列。當我們三個人都練琴時,那個有趣的組合就產生了。透天厝,儘管屋子不大,它的好處在各自工作時不受干擾。經常是,弟弟在一樓彈鋼琴,哥哥三樓練大提琴(之後改習小提琴),媽媽二樓拉胡琴,樂音雖嘈雜並不形成干擾。我們不止是練自己的琴,還在聆聽對方的旋律,樂在其中。

當時,買了一把價值僅二千元的胡琴,加入學校的家長國樂班,就這樣,我拉起心中的二胡。若非孩子們的包容和鼓勵,胡琴至今可能還只是個人口頭上喜歡的樂器而已。起初,為個人耐心與毅力是否經得起考驗而躊躇猶豫,怕萬一自己學了兩個月後不玩了,該怎麼跟孩子交待,那豈不給了他們說不玩就不玩的好理由,以後媽媽講的話還有誰會放在耳朵裡呢。事實上,孩子做一件事能否持續,考驗的是,父母的耐力和堅定與否的意志。

個人想做的不是嘮叨督促孩子,而是挑戰自己,同時讓孩子親眼目睹與感受,身為父母的我們如何為超越現況所付出的努力與投入。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要不願面對己身的問題,很難帶領孩子跨越障礙。隨著孩子成長父母不斷進步,彼此站在同一個起點,共同精進,互相支持打氣,這樣的親子關係要不緊密融洽也難啊。Ω Mimi 2007

※ 請參閱標籤:成長故事/學樂器的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