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日 星期六

親子共學:樂器篇

許多年前,當孩子的手還小得足夠讓我握住的時後,有天,孩子們提議學樂器。兩個孩子談論熱烈,各自提出心中想學習的項目,哥哥想學大提琴,弟弟想彈鋼琴,緊接著,孩子們問起:媽媽你呢?在我們的經驗裡,孩子們真心喜歡和父母一起學習,或幹點新鮮、淘氣的事。

二胡的吟詠、傾訴、娓娓道來的獨特厚味,孤獨、寂寞、榮華與滄桑皆在兩根弦間流露無遺;如果有機會學琴的話,媽媽想學二胡,我認真的說。就在彼此慫恿之際,我們決定讓一起學琴這件事發生。再則,選擇不同的樂器,為的是成人不要有機會對孩子的學習指指點點和挑剔,重要的是,不同的樂器帶來不同的樂趣和觀摩。

謹慎思考之後,跟孩子們商量,媽媽先學。理由是,先孩子經歷學習與練琴的過程,以期真正理解練琴時的枯燥、乏味和辛苦,遇瓶頸時的心情轉折和挑戰。有了這一層的體驗,在面對當孩子練琴時所遇到的種種挑戰乃至不想練琴,同理心油然而生,這個態度帶給孩子很大的鼓勵和安慰。也是這個態度,引領我們一路學習到今天。

媽媽先學的另一層好處是,等待的騷動,搔得孩子心癢難耐,讓那股想要學習的勁頭始終維持在那個高點上。缺點是,孩子有機會觀察先跑的媽媽的學習態度和反應,無形中給了孩子檢驗父母的機會。督促孩子比起督促自己來得容易,而當角色易位,自己成了被觀察和督促的對象時,那股壓力和責任感的挑戰,就好像攀爬一座八千公尺的高峰。

二胡,弦樂器,難在沒有音準不像鋼琴,得完全靠耳朵辨識。相較之下,不論大提琴還是小提琴在初學者怎麼拉都好聽,而二胡的聲音簡直到了摧殘腦袋、撕裂心肺的地步。孩子們的風度,實在好得沒話說。打從一開始的新鮮,到天天得忍受媽媽鋸出來的既尖銳又破碎難聽的噪音,終忍無可忍,在媽媽學琴兩週後,弓著背,合起小小的雙手,開口央求:「媽媽,求求你,求求你,別,別再拉了,我實在受不了了。」

老實說,孩子開口,我如獲大赦,高興的立刻放下琴。可是,「就這樣輕易放棄了嗎?」這個聲音敲擊著腦袋。於是,心念一轉,換我合掌拜託孩子:「拜託,拜託,給媽媽一次機會,也給我一點時間,如果一年,不,一年太長了,三個月好了,如果三個月後還是拉的這麼難聽,我就不再拉琴了好嗎?請你們忍耐一下,謝謝。」孩子們皺著眉頭,同意了。憑心而論,孩子的仁慈和寬容,是成人學習的榜樣。直到有一天,孩子用輕快的語調說:媽媽,你可以上台表演了耶。這已進入我們一起學琴的第二年了。

三人一齊學琴有競爭,任誰都不想落後的情況下,當一個人拿起琴來練時,其他人也陸續加入練琴的行列。當我們三個人都練琴時,那個有趣的組合就產生了。透天厝,儘管屋子不大,它的好處在各自工作時不受干擾。經常是,弟弟在一樓彈鋼琴,哥哥三樓練大提琴(之後改習小提琴),媽媽二樓拉胡琴,樂音雖嘈雜並不形成干擾。我們不止是練自己的琴,還在聆聽對方的旋律,樂在其中。

當時,買了一把價值僅二千元的胡琴,加入學校的家長國樂班,就這樣,我拉起心中的二胡。若非孩子們的包容和鼓勵,胡琴至今可能還只是個人口頭上喜歡的樂器而已。起初,為個人耐心與毅力是否經得起考驗而躊躇猶豫,怕萬一自己學了兩個月後不玩了,該怎麼跟孩子交待,那豈不給了他們說不玩就不玩的好理由,以後媽媽講的話還有誰會放在耳朵裡呢。事實上,孩子做一件事能否持續,考驗的是,父母的耐力和堅定與否的意志。

個人想做的不是嘮叨督促孩子,而是挑戰自己,同時讓孩子親眼目睹與感受,身為父母的我們如何為超越現況所付出的努力與投入。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要不願面對己身的問題,很難帶領孩子跨越障礙。隨著孩子成長父母不斷進步,彼此站在同一個起點,共同精進,互相支持打氣,這樣的親子關係要不緊密融洽也難啊。Ω Mimi 2007

※ 請參閱標籤:成長故事/學樂器的經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