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7日 星期二

成長不會因為時間的消逝有所停頓


以「家」為主要學習場域

2007年朱銘兒童藝術教育雙年展中,飛行種籽這個單位是參展單位中較為特殊的,它獨立於體制教育與理念教育之外,呈現一種新的教育形式―在家教育。在家教育,意指在學校以外的地方進行學習。

這個以「家」為主要學習場域,雖以在家教育的型態展出,實是以孩子們的生活和創作為核心,講述兩個男孩如何著迷於物質背後巨大的能量,如何為實現他們心中對於飛行的夢想所投入的心力和努力。展出內容分別以,影像記錄呈現孩子們的生活、學習的過程,實做與創作,文字論述則記錄實驗和引擎設計心得等三個部份。

為期兩個月的展期,全程以「現在進行式」呈現。也就是在展覽期間,孩子們駐館進行學習與創作,並呈現作品的創作過程。同時,在展場與參觀者互動,也是展出的重要元素之一。

學習的過程

近兩三年來,兩兄弟的學習重點擺在飛行與動力上。其夢想之遠大難度之高,卻無懼於未知和己身的尚未豐足,一心為實現夢想精進,那挫而不退的勇氣,令人感動。

兩個孩子的學習,莫不由他們的興趣下手,繼而拓展至相關的知識,由淺入深,觸類旁通。從興趣出發,容易有好的開始。有興趣不表示不會遭遇困難或挫折。只是在困難和挫折之前,因為是自己的興趣,必然以嚴肅的態度面對挑戰,解決問題。每經歷一次困難,其自信心便又添幾分,能力亦隨之增長。下一步總是踩在這一步之上,隨著難度的升高層次也不斷在提升。

兩個男孩除了對未知的強烈好奇和高昂的探索興趣,持續的學習則是累積能量的不二法門。在這個過程中,投入的是真正的熱忱和具體的行動,是不容打斷的時刻。孩子們也比任何人都還要了解,自己何時該用小跑步,何時可以起降,中途停頓亦自有其原因和必要性。一如他倆,時常就為了自己學習上遇到的困難或不足,提出討論和談論他們的需要,像設計飛機、引擎等機構上力求精度的同時,他們學習電腦繪圖軟體,從Auto CAD到Pro/Engineer 3D機械設計軟體的嫻熟運用是一例。

經觀察孩子們的學習動機與方式得知,當孩子進入一個領域學習,初始宜緩(依學習者的速度進行最好),躁進反而影響了可能有的進程。父母能提供最大的協助是,令其有足夠的空間、從容的時間,以「持續」在一件事上積累能量,經驗學習與探索的過程,從嘗試挫敗中體會成功。孩子踏出去的步伐是快是慢由他,要緊的是,每一步都有力度。學習,是一件愉悅的事,從容方能平心靜氣的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

與參觀者互動、交流

「哇喔!我小的時候…」一句開啟了創作參觀兩造的話頭,也是展出期間,我們聽到次數最高的一句話。或許是展出,如飛行、機構、引擎…等普遍認為比較剛性的主題,因此特別吸引小男孩和成年男性參觀者,且互動頻繁。像有位先生在走出展場前,說:「我要預先報名,在你們造出第一架可以載人的飛機時,我一定要當第一個乘客。」這個主題也無形中串起您我許多人心中的夢。

由於我們抱持著「成長不會因為時間的消逝有所停頓」的信念,於展出期間,展場同時也是工作室,兩個孩子在其中持續未完成的作品,以期與參觀者有一個互動與交流的機會。然而,即便「工作進行中」是展出的一部分,基於禮貌或不好意思,參觀者為免打擾到工作中的人,多選擇繞道或快速通過。這麼一來,雙方便失去交流的機會。這或許跟我們的觀看方式仍存在於單向吸收有關。

在與參觀者互動的片刻,雙方都有收獲。可是我們看並觸及到更多更深的,是一個個孩子的遺憾。潛藏在其內心深處的遺憾,卻意外在這個展覽中被挖掘出來,那股痛再次地戳了自己(參觀者)一記。有人悵然而去,有人則在臨去之際,由感而發地對兩個男孩說:「我小時候…,你們實現我心底的夢想耶!好好加油,繼續努力。」當他們說這話時,眼底泛起薄如蟬翼的淚光,欣羨中摻雜著深深不能自己的遺憾。

展期中,有不少藝術工作者與兄弟倆對話,從談話中您可發現,在藝術工作者的眼中,已對等地視他們同為藝術工作者,而非14、16歲的毛孩子。這意謂著,孩子們的態度已獲得肯定和受到尊重。像四季的巫老師直接就跟兩個孩子說:「你們可以開始嘗試更多更不同的材料,像金屬或複合媒材來進行創作。」是啊!掌握到某種材料的屬性特質,同時也掌握了針對該材料進行創作的優勢。

成大景教授在留言簿上,給林澤、林恆兄弟留下:「未來掌握在自己手裡的感覺真好。繼續加油!」

我想說的是,為人父母的我們,請敏於感知與珍惜孩子眼中那一閃即逝的對事事物物好奇的星火光芒,那是他/她未來學習道途上最為原始的驅動力。少了遺憾多了希望和快樂,我們才能安住在每個當下並勇往直前。

實踐的勇氣拉近夢想的距離

孩子們在進行創作的時候,不僅是創作有形的事物,他們還在創造自己。基於他們了解自己,清楚自己的想法,盡管天馬行空。孩子們奮而不懈的將腦子裡或模糊或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在那無中生有的過程裡,經過無以計數的探索、推敲琢磨、觀察討論與嘗試,逐漸浮現了可觸摸的形體。

從抽象到具象的過程中,有挫折有挑戰。而挫折是成長的土壤,是登高行遠必要的養份,挑戰則是繼續前進的動力,是促進旅程完整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然而,在創作的過程中,如何將痛苦、挫折與焦慮昇華則需要一股非做不可的衝動和義無反顧的熱情不可。我們雖無法丈量夢想的距離,掂秤勇氣的重量,一旦這股強度在我們的內裡生根萌芽,我們便擁有了化不可能為可能的驚人力量。

最後,藝術,是一種態度,生活的態度。這是個人對藝術的理解,沒有艱深難懂的詞彙,有的只是付諸行動的勇氣。不論藝術還是教育絕不可能獨立出來各行其是。若無法與生活密切的結合與聯繫,它們沒有生命可言。

兩個孩子在這生活態度的引導下,盡心盡力的完成每件事,並未因他們的年紀尚淺。他們所展現的創造力與寬容度遠遠超越其年齡許多。同時,他們也證明了自己行遠的能耐。從今而後,為實踐自己的夢想,手握勇氣之盾,乘希望之翼,向前無礙。 展出單位:飛行種籽 (圖/文:Mimi)

本文轉載自《2007 藝教新樣貌 生態總呈現》,朱銘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雙年展,朱銘美術館出版。

2009年4月6日 星期一

興趣的延續

為人父母或都有類似的經驗,當我們頻頻呼應孩子的想法和需求時,就算只是聽,長時間下來也挺累人的。偶爾,開小差來個深呼吸,即使短短一盞茶的功夫都行。

曾經,在傾聽孩子描述他腦子裡的想法,和怎樣才能將他想的東西做出來時,一不留神,我的心,溜進了天空。過了一會,孩子沒好氣的說:「你根本就不想聽我說,你對我說的,一點興趣也沒有!?」有啊,有啊,我在聽呢。那你告訴我,我說了什麼,那個東西要怎麼做?孩子是敏銳的,他感受得到你的心念和誠意。

在和孩子互動過程中發現,每當他們對事物興起好奇或質疑、充滿熱情與渴求時,那發光的眸子、抑揚頓挫的嗓音、豐富的肢體語言,急急於分享討論他的發現,他甚至期待著你,往火燄中噴灑氧氣。那股熱情,曇花一現,稍縱即逝,需要敏銳的心細細呵護,方得以滋長與延續。

興趣的延續需指引,有延續才有發展,有發展就像生命活水,自能開出瑰麗的花朵。當孩子急於理解事物求證真理,且為獲得全然的支持時,他需要專心的聽眾,真心為他鼓掌喝采的人。這是興趣延續的契機,是強烈的學習欲望和精力以得到最大發揮空間和滿足的時刻。

事實上,孩子渴望學習、熱衷學習,在他們探索大千世界,興之所至,無有邊界的過程中,各種不同的新穎的元素,足以激發他們想像,並興起一探究竟的衝動,進而為探究其背後所蘊藏的深刻學問付出關注。那麼回應他的需要,滿足他想要學習的動機,提供豐富的刺激,學習環境的營造,讚美與鼓勵。若興趣成為推動學習的推手,或延續為其畢生志業,終生戮力以赴的目標,何樂不為呢。Ω Mimi 2007

2009年4月5日 星期日

態度,從興趣出發

在孩子們年紀還小的時候,每回聽到,「走!我們去玩玩,」眼睛立刻發射光芒萬丈。玩,像電流通過,激活孩子的神經,激發他想像,不知不覺中,興趣的種籽已鑽進土壤,等待萌芽的最佳時機。玩什麼呢?當然是玩他感興趣的事囉。

學習,幾乎是孩子們成長路上唯一要做的事,特別是為興趣學習,更能喚起孩子的關注。當孩子傾注心力,盡情在一件事物上發揮,或展現強烈的學習欲望之際,亦關係到學習態度的建立與習慣的養成。態度,指的是一個人對想做的事情的看法和意願、為其付出行動的決心,其中責任感的認知,將是促使學習順利與否的關鍵。

完成積極態度的建立,興趣是很好的支點。我們的做法是,當孩子對一件事物發生興趣,同時給他一個世界,引導他以更深入精進。從這個起點,儲備正確的態度,並經驗隨正面態度附帶而來的益處。孩子們的學習,是經由興趣開啟,因而早早體認了良好態度的重要性,並從中發展出自己的方式和應對之道。

態度,從興趣出發,學習的自主性就出來了。這些年來,從孩子們的身上我們驗證了,自主講的其實就是,包含了正面積極的態度、行動的決心和毅力、責任感及不畏艱難挑戰的能力。而態度,是幫助學習進入軌道的敲門磚,具高度聯結與路標作用。有了健康的態度,其他問題迎刃而解,學習無阻。Ω Mimi 2008

2009年4月3日 星期五

學習,需要停頓的勇氣

家裡有孩子學音樂的父母,對休止符一定不陌生。樂曲因為它的存在,如停頓,轉折,換氣,靜止,顯得生動有變化;即使「停頓」僅僅剎那,挑戰的是演奏者的自信、節奏的掌握與樂曲的詮釋;亦令聆賞者潛入樂句中的特定情緒,抑或高潮起伏。

撥弄樂器的人,往往忽略了休止符的意義,或缺乏讓它停頓的勇氣,結果曲子該有的精神走樣了,這便是學習者與音樂家的分野。勇敢的讓它停在那裡!那個瞬間,或只佔有我們一天的數十萬分之一秒,但,最終呈現的結果截然不同。

學習亦然,前進,換氣,休息,節奏感十足。學習也有倦怠的時候,特別是長時間動腦,一旦鬆弛下來,尤其感到疲倦。而片刻的神遊太虛 (假寐),或充份的休息,是持續輸出動力的來源。如同人需要睡眠、機械引擎需維護和保養、土地需要休耕或栽植不同作物交替進行。

學習,需要停頓的勇氣,休息則是學習的一部份。下回,當孩子們處於全休止符狀態時,請不要打擾他/她,適度的休息,為下一程準備。Ω Mimi 2008

童心與少年老成

天真稚氣一向不見容於我們身處的社會,卻鼓勵少年要老成!

囫圇吞棗難消化,搶過馬路險象生,趕著長大更辛苦,急、急、急,少年老成換來的,是沒完沒了的青春期,既世故又虛有其表。說開了,是社會的痛啊!

一十八年的歲月,足夠孩子積累一生用不盡的基本能力,從待人接物至學習等等。再急,學到的也就是就些,既然如此,何不讓孩子學會從容呢。從容並不緩慢,凡事熟練之後,處世應對的能力潛移默化之後,便以跨欄的速度前進。

從容,不慌不忙,氣定神閒。每個孩子的心性成熟,能力的養成,就連開竅的時間亦大不相同,恰如樹上逐次分批採摘的果子,等待的是自然成熟的時機。何妨讓孩子依著自己的速度熟成呢。

受教育的目的,不是對傳統既有的模式唯唯諾諾,或是呼應其既定的價值觀以成為社會應許之人。如此一來,必然失去人既獨特又可貴的特質,也失去孩子的童心和天真。當我們對事物不再感興趣的時候,對世界不再發出驚嘆的時候,徒有老成又怎麼樣呢!Ω Mimi 2008

2009年4月1日 星期三

A380,我們來了!

2008年春天,電視機前的觀光客,終於下定決心出門去旅行,以實踐讀萬卷書行萬里。母子三人蒙著眼睛在地圖上一指,我們就到了澳洲。

其實,我們對澳洲半點印象全無。她不像美國、英國,從小聽到老;左鄰右舍、親朋友好,舉凡出國留學或旅行,幾不脫這兩個國家。老實說,若非2000年雪梨奧運的成功,澳洲那個偏遠的不毛之地,根本不會在心上地圖留下痕跡;還有,電影魔戒的旋風,致紐澳聲名大噪。

說穿了,飛到澳洲真正的目的,還在於那架龐大壯觀的空中巨無霸,A380的風采。飛行,是兩兄弟的夢想,遙控飛機早無法滿足他倆對飛行的熱衷與渴望。而搭乘全新設計才剛啟用的巨無霸客機,對兩人而言,別具意義。

做飛機,玩飛機,搭飛機

磨蹭許久,終於,2008年3月10日,我們踏上旅程。走進台北飛往新加坡的機艙前,哥哥:「我已經十幾年沒走過這個通道了。」
我問他:「你才十幾歲,哪來的十多年?」他笑而不答。
許久前,他就說過:「我的出生是為飛行而來。」

飛機,天空中的巨鳥,工藝的極致,集科技心血之大成。當飛機在新加坡樟宜機場一落地,兩兄弟便迫不及待地找起飛機。A380,不難找,所有飛機在她旁邊,看起來都像是依偎著母雞的小雞。

A380是法國空中巴士研發,2005年發表的雙層四引擎客機,亦是全求載客量最高的客機,最高一次可載850名乘客。新加坡航空公司是第一個擁有A380的航空團隊。2007年10月25日,首次載客飛行,往返新加坡與雪梨之間;08年3月18日則加開新加坡來回倫敦的航班。

A380,我們來了!

真的耶!我們坐在A380上。兩人異口同聲,同時,屁股在椅子上彈了兩下。大約一兩年前,A380試飛過境台灣時,曾為一睹風采,一家四口,專程桃園追飛機。此刻,兄弟倆信步於A380機艙走道上,如同踱步在自己家裡,從樓下逛到樓上,再從機尾漫步到前艙,最終,如願以償進入機長室。正當機長要為他們解說時,卻讓安全官給轟了出來,不過,還是得到機長的簽名和合照。

不愧是巨無霸!大飛機平穩異常,若非引擎聲,會讓人忘了正坐在飛機上。如果,這時候,刮起一陣側風,相信平穩如A380也不會有感覺的。坐在巨大的機艙裡,感受她緩緩升空,穩穩地朝向目的地航行,那真是激勵人心的一刻。若萊特兄弟天上有知,早看到百年後的今天,飛行器已發展臻至完善局面。

舍妹曾服務於航空公司,聽到我們去體驗新飛機時,滿臉驚訝:「你們不怕死唷,敢去坐剛啟用的飛機!我們以前在飛的時候,遇到新飛機,總是閃得比飛機快。」這段話,讓兩個男孩哈哈大笑,直豎起拇指,道:「讚!」Ω Mimi 2008春

分數與機器人

在社會認可的標準上,一旦少了分數背書,形同抹掉了一個人的價值與能力。相對的,當一個人缺少分數背書,帶給體制的驚慌,亦不亞於在家教育所遭遇的壓力。無論如何,我們始終看不見伴隨數字之後的迷障。

在體制裡,人,竟不如一組數字來得強。人,被制度化、格式化,成為為考試、分數奔忙的機器週而復始。況且,經過基測和學測前後一共六七年時間的鍛鍊,使得部份人終其一生都擺脫不了此一學習模式的障礙,並影響其未來的學習意願。

分數或許帶來短暫的榮耀,但無法為其自信背書,無法為其前途與命運背書,更加無法為其未來是否成為一個具有同理心或有思想的人背書。而真正的競爭力亦絕不會在單一僵化的考試這一環上發生。

我們曾就考試這件事和兩個孩子閒聊。結論是,適度的考試有助於在學習過程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但不能據此為萬靈丹,畢竟,考試,絕對稱不上能力,無法凌駕於「更重要的能力」的養成之上反客為主。Ω Mimi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