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9日 星期六

希望之洋


曾經,有位長年住在歐洲水平很高的朋友,往返兩地之於她就像三餐一般頻繁。一日,她來通電話,言下之意跟我決裂,理由是,我無法接受她對台灣人的批評。而且,每當她批台灣人的不是時,得到的只是我的反駁:「台灣人,真就那麼沒水準嗎?」深信,認清自己是必要的,但不能因此弱了自己的志氣。出去看看吧,你會知道,台灣人並非如菁英口中那般俗不可耐。

一日,世界展望會在本地的鬧街上設攤募款,年輕有勁的洋小姐一聽說我從台灣來時,她直起身子以讚佩的口吻說道:「台灣做了好多好事情!」當人一直處在被壓抑的狀態下,突然有個人跟你說了那句話,我當時簡直熱血翻騰。台灣人的務實、靈活、溫暖和熱情,只有在離開自己的土地之際才能全然的感受到。我們都知道,台灣民間的力量勢如火山,也是這股力量將台灣推進希望之洋。Ω Mimi 2009

2010年5月27日 星期四

順其自然


知易行難?如果您像我一樣懶,且無意為原本就該輕鬆愉快的事(指學習)操心,不妨試試「順其自然」──挑戰自己。

能與不能

整體環境檢驗的,是人的不能與不行;至於表現好的、突出的部份,是應該。平心而論與其斤斤計較於孩子不會、不能什麼,不如用心去「看見」、去「發掘」他的光芒(優點、長處、才情),然後從這道光芒出發去驗收孩子的付出與表現,亦即隱惡揚善的做法,讓它成為一個良性循環,再從這個循環中開花結果。想像一下,「不會~、不能~」有那麼重要嗎?人一旦失去自信,生活與學習又會變成什麼樣呢?

事實上,大人學得會的事孩子也學得會,孩子學得會的事大人不一定學得會。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也不要當孩子學習的絆腳石。順其自然,萬事 OK。

放下期望,忘卻成效

這八個字不是否定,而是「平常心」。意思是,不必給自己、給孩子那麼大的壓力,生活和學習已經夠辛苦的了,何苦呢?

論學習與能力的建構,絕無一蹴可幾之事,順其自然最是妥當。落實孩子像一塊海綿學習與吸收新事物(起步自在),還要將訂定標準的權利交還給孩子,當他/她嘗到甜頭──成就與肯定──自然會有期許。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內在的力量)才是真正督促自己向前奔跑的動力。

玩真的!

當孩子真心喜歡某些領域的事物時,最好的方式是協助他投入學習,還要給他/她機會,玩真的!不玩真的難以建立「正確的態度和責任感」。玩真的,意謂,跨入門檻。唯進得門檻方才見識到該領域的真相,領略其獨特的魅力,亦關係到日後的內涵和所能到達的層次。

若孩子是在校受教育,當學校無兼法顧少數學生的興趣與需要時,父母不妨在家自力協助孩子。與其等著別人開路,不如自己創造學習環境,這便是自學的意義。

運動也需要學習和養成習慣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充份的運動。足夠的運動強健體魄增長耐力,紓解壓力消耗旺盛的精力,對促進學習和專注有莫大助益。現在的學生,在運動方面徹底不足,是不爭的事實。倘若孩子喜歡運動就讓他持續下去,還要鼓勵不愛動的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終身運動的習慣養成,就從此刻起。

成長與學習沒有終點,不管那個階段的教育都只是一個過程,任誰都會在這個過程裡收穫和得到滿足。而且,不同類型的生活型態與學習方式,培養出不同的能力。總之讓孩子用他的特質為他自己的學習掌舵,為生活開路。Ω Mimi 2010

2010年5月23日 星期日

一碗粥的安慰


異地初踏,除了文化、思維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外,總是有意料外的狀況接二連三,或挫折沮喪,或落寞憂傷,導致原來就有狀況的身體抗議連連。然而最能從中得到立即安慰的莫過於那一碗入口暖胃又暖心,眼淚都會飆下來的粥,溫暖熟悉的味道最能撫慰孤寂受挫的心靈。那碗粥,如果還能有肉鬆、醬瓜什麼的話,便有了回家的感覺。

在異鄉,不管缺什麼上中國城就是,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凡事都有著落。那天下午,刻意早到市場,一方面可以跟下學的孩子們在市場碰頭再一道走回家。在地市場好玩,琳瑯滿目的貨品來自四面八方令人眼花撩亂,好不新奇。走著走著,眼前出現一爿昏暗不起眼的小店,吸引我停下來走進店舖的是,那兩個大大的繁體字──肉鬆。

收銀機前立著一位中年面帶微笑的小姐,她那一口台灣國語,多少給了我親切感。站在她櫃檯前,我們從肉鬆聊到生活,而這爿小店便是她一家在此營生的根本。問她到此地有多久了?

「我婆家和娘家兩個家族都已在此落地生根,我來的比較晚,也將近二十年了,」一個人不論在異鄉待上多久,永遠都會記得自己離家的時間吧。

「起先是為探親而來,沒想到在這裡遇見我未來的先生,結婚後就一直定居在此,」

「住慣了這裡,已經很習慣此地緩慢的生活步調,倒是台灣的快速已經難以招架適應了。」她講起自己的故事,好像昨天才發生似地。

「還適應吧?」一定是在對話的過程裡我的表情透露出什麼,她話鋒一轉:「慢慢來,不要太急,急了在適應上會出問題,適應之後,你會覺得這裡很舒服,」一個字,一個字自她口裡緩緩吐出。這句話好有力量,適時地警醒了我。的確,我是急了,急著想趕快進入生活的節奏,急著步上軌道,以至於忘了一貫生活的原則。

「慢慢來」隱含有穩定,可以帶領我篤定穩健邁出每一步而免於慌亂失措的力量。就像喝了那碗熱騰騰的肉鬆稀飯,身體舒適,心也暖了,前進的力氣便像翅膀似的長了出來。Ω Mimi 2008

2010年5月1日 星期六

絕處逢生之二


非知之艱行之惟艱

非知之艱行之惟艱,正足以形容一開始我們對問題不以為意,總想著復原會隨著離開事件現場自然發生。然而,人生路上多的是矛盾衝突,多的是想不到的事。試煉與我們形影不離。

記錄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唯獨尚未觸及受傷的哥哥如何從傷害中站起來,如何重新回到軌道並找回自信。如今回想起來,這段旅程,未嘗不是彼此安慰、滋養與成長的契機。

曾在《山徑上,看見內在風景》裡描述:「自幼起,哥哥對自己的質地心明眼亮,儘管總是遭遇來自教師同學旁人的羞辱揶揄和輕視,他仍然堅持對自己的看法。這種天真未鑿的自信是了不起的,不可輕忽的,與生俱來的能耐。」

遺憾的是,人不比頑石,再自信堅強特別是孩子,亦不敵長期的羞辱與磨折(年紀越小後遺症越深)。眼見孩子面對混亂與艱熬交迫的旅程,深陷過去的泥淖灰頭土臉,陰影中求生險象環生,急獲肯定與掌聲既艱辛又痛苦。而平復之途漫漫迢迢,曾經,那是一條望不見終點的道路。

面對傷害,先是恐懼害怕,繼而發難的是憤怒以抗議外在的情勢,和對抗內在洶湧的波濤。事實上,憤怒非但保護不了自己,還因此加重傷勢,與旁人側目。若我們真心希望一個人不用憤怒來表達情緒,最好的方式是允許並支持他/她說出-面對-內心真實的感受,這是自我了解與接納的開始。孩子的身心便是在此種情形下進行修復。

在身心修復的過程,「拒絕」是孩子保護自己的一道屏障,光是一句「不要」不知持續多少時光。我們不斷從他的拒絕中嘗試找出原因(他拒絕的事物比起真正接受然後去做的不知要多好多),面對的只有失敗。那麼如果從他的需要出發,從他不拒絕的事物開始呢?

需要≠想要,就從不拒絕的事物開始

人的需要,和社會的想要往往背道而馳,如何分辨其間的差異並不容易,皆大歡喜更是不可能。當孩子再度投入生活與學習之際(不論在校或在家),我們不妨思考這個問題:「是孩子的需要,還是父母/社會的想要?又如何在需要和想要之間取得一個平衡的支點?當孩子的言行思想、學習等符合成人期待的那一刻起,我們得到/損失了什麼?」

欲望是衝突的基底,總是左右著我們的想法和決定,除非我們願意放下主觀的,被制約的成見,始能穿透雲霧見繁星。順乎本性,就從孩子有興趣、不拒絕的事物開始,這不正是我們一貫實踐的嗎!今天,既已自前線撤退,在幫助孩子重新站起來的同時,未嘗不是貫徹理想的契機。

總有些事物吸引我們的目光,攫取我們的注意力,使之投入熱情與專注。當孩子為自己想做的事投入全副心神精力,乃至忘卻身外煩瑣擾攘之際,身心亦產生微妙的變化。隨著時日推移,手上的事物有了進展,澎湃的心緒亦趨平穩。

平靜,方能領略事物的核心,看見大海深處。當身心處在平靜鬆軟狀態,也是學習起錨揚帆的時刻。事實也證明,孩子在生活與學習兩方面皆因此邁入佳境:「從需要中獲得滿足,從成就中重建自尊與自信。」始料未及的是,我們亦由此走出充滿個人風格的道路。Ω Mimi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