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3日 星期三

破紙片兒


莫要輕視了孩子手中的螺絲釘、廢布條、破紙片兒,真正的智慧就在上面,未來成就的蛛絲馬跡也在其中!德布羅伊的四頁筆記,費曼的餐巾紙,分別在1929和1965獲得諾貝爾物理獎;達文西,畢卡索,費欣的素描簿,造就一幅幅傑出的世界名畫;巴哈,貝多芬的草稿成就歷久不衰的經典名曲;文學家在成為文學家之前的垃圾桶裡,不也有成簍的廢紙?

或許我們並不十分了解,服裝設計師如何將手中的草圖變成一件件伸展台上的華服,工業設計師如何將靈光一閃的筆記變成貼近生活的日常用品,或是攝影師日後成功的關鍵實則來自暗房中那一張張顯影失敗的作品。可以確知的是,破紙片的價值絕非世俗目光一眼所能洞穿的!

舉個例來說,小四的可可正在學習製作布偶狗,她想要在狗身上創造一些圖形,但技術等一切條件尚未到位,縫縫拆拆很挫折,怎麼辦?這孩子想到利用小布片,嘗試先將腦海裡的圖像變成眼睛所見的具像;又,當要縫製狗腳時,她趴在地上學狗走路,以揣摩狗的四足在行進時的運動方向與順序,從而以決定如何固定該部位。也許不成功,但已將她帶往成功的路徑上。

破紙片等的價值在記錄作品(整件事)的起承轉合,具提示/指引/修正直到完成之功。而這個過程所得到的經驗與助益,絕非制式教育強調的「成效」所能比擬的。於是當您再度看到孩子手中的螺絲起子,線圈,破紙片兒,還是泥巴石頭時,請務必按捺下準備批評的左腦,收起嫌棄的苦惱,且聽聽他/她的想法,此不經意的動作,可能造就未來的「台灣之光!」Ω Mimi 2011

2011年11月6日 星期日

無過,不該寂寞!


十七歲的寂寞,有理。七歲呢?

理當是多采多姿繽紛甜美的童年歲月,那張小臉上塗的淨是寂寞之鴉。他手裡抓著同腦袋大小的房車模型,在有同齡孩子的家門口磨蹭,上半身幾乎趴在大門上,對玩伴的渴望化作落寞的音符自眼眸瀉出。沒人想跟他玩,大人們也不鼓勵自己的孩子與之同樂,因為,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打傷人,如同雕刻在鐵帳本上的證據隨著言語四通八達),亦無法理解微妙又無法言喻的人我關係,即便是孩童之間。七歲,就算有理,也說不清!

神情落寞,兀自蹲在地上把玩小汽車,當我行過他身旁,他抬起頭看了一眼,似乎想講什麼,許是陌生之故,沒有開口。而我逕自經過,也僅輕輕給了句「好大的汽車呀!」當時我專注於足下速度,未能聯想到他竟是言傳中無法無天的主人翁!此刻腦袋像給炮彈轟過,如今感到懊惱,其時便該蹲下來跟他說說話的,也許能給他一點點熱度。七歲,能有多糟?這世界其實還更糟不是!

七歲,人人避之為恐不及!?就當事的幼童而言,必然擁著一顆嚴重受創的心,舔不到傷口的痛,誰理解呢?父母早婚、離異,祖父母寵溺、放任,暴力,或任由生滅…。若說命運使然,是否既註定了這孩子生來就得順從眼前的困局出發?可是他才七歲,如何突圍?如果沒有一雙有力的手可供抓握攀附,沒有強壯厚實的臂膀供其依靠,他如何站起來?若眼前景況持續不變,未來成年後,他會變成怎樣的一個人物呢?許多犯錯的人都有一個悲慘的童年;有多少類似處境的孩子,他們雖沒有變成下一個罪人,可是他們的人生直可用「糟糕透頂」來形容不是嗎?

我們無法明白他們內心的根本之痛,也不是每個擁有糟糕透頂人生的人都有能力翻盤,有能力爭脫漩渦強大引力的束縛,他們甚至不會/不知如何求救。旁人總可以做點什麼吧?也許我們的舉手之勞,將帶來他/她一心渴望的溫暖,及時滋潤匱乏乾涸的心靈,至少也能感受到這世上有個人的關心出自於真心,哪怕僅有一點點都行。當我們幫助一個孩子時,帳面上雖然記載的只有「1」,可那看不見的背後呢?

生命(童年),無過,不該寂寞!Ω Mimi 2011

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那個小孩怎麼那麼討厭哪!


通常使人產生嫌惡感的孩子,其生活周遭絕不會只有一個人對他/她感到不耐煩。於是,異樣的眼光,批評,指點,耳語…,火似地流竄延燒在班級校園,團體,或鄰里巷弄。然而,即使目光/流言不殺人,長時間下來也會造成被觀看者內心受到程度不等的傷害,打擊,並導致喪失自信,因而產生自卑/自貶,退/畏縮,逃避,自暴自棄,武裝,乃至滋事挑釁等行為一再地發生(有沒有可能因而種下未來犯罪的種籽?)。

我們可能並不認識那個討人厭的孩子,卻讓第一眼或聽覺印象主導著。可能他/她只是外觀上髒兮兮,可憐巴巴,無法控制情緒;可能他/她只是皮了點,意見與你不和,或盡挑些教人無法接且受深具挑釁意味的事來展現自己;也可能他/她喜歡你,想跟你親近,試圖以「怪異的行為」吸引你的目光;甚或,您只是基於對方在自個兒心頭那把量尺上距離「好小孩」的標準尚遠,而感到刺眼。

姑不論一個人有否行為能力,臉上所浮現的往往只是從他/她自出生、成長以來被對待、教養的方式與經過,自然而然地反應在言行舉止上;往後還將累計上環境與個人經歷造成的諸多影響。其實在我們厭煩/嫌惡的情緒背後,誰曾注意到,鎖在孩子神色眉宇之間的怨呢?那一抹細若微絲不被察覺的哀怨泣訴著:「我也不想當討厭鬼呀!」,「我哪知會這樣呢?」,「不要每次都冤枉我嘛!」只不過,從未被旁人讀懂,或壓根兒不曾被在意過。

人與人之心念交流於無形!遇不討喜的孩子時,鼓勵自己放下成見(第一眼或聽覺印象),沉澱下被制約的種種的主觀或厭惡的情緒,且與之四目相視,剎那間,如油與醋的溶合微妙的變化發生了:「你們的靈魂相遇了,心門開了,瞭解在當下,信任隨著一股暖流在彼此之間傳遞激盪著。」這份覺察、包容與體諒不僅幫助了孩子「看見自己」,您我亦將在行動中見證到一個人如何在被瞭解、呵護、關愛的過程中,得到安慰,勇氣滋長,自信重建;繼而之自尊、自重在內裡萌芽。

上述結果並非一眼就能發生的神奇事件,必需經過一次次嘗試,一次次提醒自己,直到個人被制約的部份解體更新,及至潛意識裡埋下新的種籽,經過時間的催化和發酵,孩子的眼裡重新揚起信任的帆;孩子的信任是最直接的檢驗,任誰都不如他們來得敏銳纖細,更別想用虛情假意來蒙混他們。這門功課一點兒不輕鬆,充滿了障礙、阻撓與挫折,因為,人是健忘的,自我(自大)的,成見的力道更不像油漆三兩下就能清除乾淨。但是,屏除「第一眼的制約」之後,人的樣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將產生戲劇性的變化;關係的藩籬一旦突破,我們看見彼此,微笑也有了溫度!

孩子之所以無邪,源自於真;真,是人之所以高貴的內在光華。當人看懂自己,瞭解自己時,煥然一新的孩子誕生了!Ω Mimi 2011

註:無情的現實告訴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那麼一個「討人厭的小傢伙」,況且誰都無法徹底清除自身上令人厭惡,甚至陰暗的質地(也許那只是暫時包裹在骯髒破舊的牛皮紙裡正等待我們去發掘之美好光輝的特質之一)。藉由突破被第一眼制約的阻隔,幫助孩子看見、看懂自己,未嘗不是在幫助我們自己發現與瞭解個人之另一面向的途徑。

2011年10月14日 星期五

9 2 加滿


一日,群旋風般進了大門,遂嚷著:「ㄚˇ一ˊ,我媽說你要給我考試。」
「考試?還要考試?考什麼呀?」
「因為呢我會背九九乘法了,我媽說,如果你給我考試考過了我才能玩遙控車。」
「喔喔,那你是要先唸書還是先考試?」
「先考。」
「3 7 ?」
「21」
「8 8 ?」
「64」
「7 9 ?」
「63」
「9 2 ?」
「加滿,」群脫口而出。
「小子,為什麼 9 2=加滿?」
「@%#*…?」他愣住了!
「因為我媽媽每次騎摩托車去油時,都是說92加滿啊!」當他回過神來,卻紅著臉嘟著小嘴喊冤道:「這一題我沒有答錯喔!」
這孩子索性就「9 5 加1000(爸爸的車),9 8 加五百」地鬧了下去。Ω Mimi 2011

2011年8月9日 星期二

陽光小子


群,名字裡有個群字,是父母希望他日後,鶴立雞群;小一升小二,大而明亮的雙眼炯炯有神,活潑好動,表情肢體動作豐富。最教人難忘,是他陽光燦爛般的笑容足以驅散憂鬱的雲朵。

暑假期間他每星期跟我廝混一個故事時間。「一個故事時間」,指的是講一則故事所需之時間的長度,也許兩小時,也許更長,或短些。而他總是隨身攜帶一兩本「想讀的」書來,我則準備他可能感興趣的題材或事物與之交換。

這個下午,他帶來兩本書,並指著其中一本說:「我讀這本書時,我還聽見聲音喔(他的「聽覺、視覺」,聯想力和反應速度俱佳)!」不過,顯然他今天並不打算讀它們。書在手上玩具似地翻過來翻過去,也只挑出他感興趣的一個小段落,還規定了他先讀;我讀的時候,經常是他玩他的,我讀我的。

在我們讀繪本或任何一段文字時,他用耳朵聽文字,眼睛看圖畫,手上的事物絲毫不受影響;答問之間亦是鍬形蟲、攻擊、恐龍、天空、陀螺地跳躍著前進。別人看圖至少需要些時間才能看個大概,而他,僅要十數秒鐘便能看清楚及看懂圖意,還大膽揣測內容絲毫不受拘束。跟他一起讀書真是享受。

當他描述有興趣的事物時,表情生動,目光生輝,讓人不由自主地隨著他朗朗如鈴的笑語,和暖的情緒飛翔。講著講著,突然他說:
「ㄚˇ一ˊ,你不要這樣看著我笑嘛,」他學起我手托下巴看著他的模樣。接著,「要像這樣,」他邊說,邊用小手把臉上微笑的嘴角和眼尾板成看起來很專心且嚴肅的一字型。
「為什麼不能笑?你像小太陽一樣發亮,而且你實在好可愛,大大的眼睛跟著你說的話骨碌碌地轉,」我問,同時回給他一個大鬼臉,瞧!他哈哈大笑的樣子連風都會停下來。
群聽到讚美,臉一紅,趕忙用雙手摀著他的小臉,說:「因為,我會跟著你笑阿,那我就講不下去啦。」

坐下之前,才剛經歷了追趕跑跳碰,因而他全身心意處在專注的狀態,於是,效率不請自來。由於他容易分心,和身體不由自主的扭動,於一段時間專注之後,需要鬆弛的時間與空間,以釋放體內的壓力為下個五分鐘養精蓄銳。於是,如何判斷與拿捏關鍵的五分鐘對我而言也是很棒的挑戰。Ω Mimi 2011

註:也許您納悶,孩子連椅子都沒作熱,片片斷斷的那還讀什麼書啊?輕鬆點,學習,本是件輕鬆愉快的事,而且凡事進行以從容,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操之過急適得其反。容易分心的孩子,不是不專心,是容易被旁的事物分心。所以,掌握住他專注的頻率和時間,才能幫助他學習。

2011年8月8日 星期一

障礙呀,障礙!


「炭烤亞斯柏格牛小排」,「妥瑞豬腳配酸菜」,「咖哩注意力不足過動羊」,「自閉紹興醉雞」,…。注意囉,這裡每一只標籤各自具備了獨特的意義,諷刺的是,這些標籤亦是整體社會通往瞭解自己,瞭解人性的捷徑:異於常人/常情必然被另眼看待,其中飽含了多少歧視羞辱,且一再打擊著當事人的自信心,連帶影響其生活與學習上的表現。

面對缺陷/障礙,我們很少在第一時間問自己到底害怕擔憂什麼,或試圖去了解那個造成我們驚惶的謎團。反觀內心的恐懼,絕非障礙本身,乃源於無知所鑄,且支持我們理解它的知識相當有限,又進展緩慢。於是,最便捷方便的做法是,為對方貼上標籤以示區別和警戒。因而,在學習上,制度雖提供有美其名曰特教班的大傘以滿足需特別照顧的學子,然而,班上的孩子/家庭實則擺脫不了邊緣的恥辱,有人以污名表之。

無疑地,任一個孩子只要被診斷出患有~疾症,或障礙,其父母內心無不五味雜陳中掺雜了惶恐與不安。而且,不論您得到的是哪一只標籤,一連串的挫折必然適時地從這裡加深(好運也是從這裡開始)。事實上,在上述各類疾症之案例與揭露令資訊急速增加、資源取得較之多年前便易的今日,教育工作者在面對缺陷/障礙亦有更深入的瞭解之際,溝通仍屬不易,且城鄉差距大。

障礙,說穿了不過就是,淤塞、阻滯,這好比一旦家裡排水管阻堵塞會造成生活上的不便,人體血管的阻塞引發心血管疾病,便秘則來自腸道功能不暢。那麼,如果障礙發生在大腦的某部位的神經,有可能是神經受損,或搭錯線,抑或是某種傳導物質分泌過多或不足導致疾患的發生,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有可能是鎂過多,自閉症是鎂不足,妥瑞症則是多巴胺分泌旺盛又不穩定等等,如此而已。

順帶一提的,是藥物。用藥的目的是,鬆,使人在生活與學習上得以順利進行,然而,它的反面則抵銷了人的熱情、能量與活力。得與失之間,思量思量。另,藥物潛藏不可知之反應與後遺症,有些影響也不是短時間內會發生/可察覺的(用藥與否,視患者需要而定,務必請教您的醫生)。切記,愛心和耐心絕對勝過藥物千言萬語。

障礙呀,障礙!請不要讓它成為障礙我們心胸與目光的魔咒。

缺陷/障礙,未嘗不是人之優勢所在,若能順其自然從瞭解患者之身心狀態、學習模式著手,並輔以適合的教育方式,加之以愛心耐心澆灌,孩子肯定跑出障礙,迎向燦爛人生。Ω Mimi 2011

2011年7月23日 星期六

彩虹之上:Q 的旅程


「我註定了一生孤獨。」那孩子無奈地吐露內心的痛楚。是的,一語切中亞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s Syndrome/AS)的核心:「社交功能障礙。」渴望與人親近,將是亞斯伯格症患者一生最大的挑戰。

狂躁不安的身心:緊張焦慮脆弱、暴躁衝動易被激怒(非暴力)、固執偏執堅持又難溝通,…,無法順利與人建立關係。

Q,那孩子從小就踮著腳尖走路,經常摔跤來自於鈍拙不協調的肢體動作;喜窩在棉被堆裡,用好幾件棉被的重量將全身緊緊裹壓起來,這是他讓緊繃的身心暫獲安全感與舒緩的法寶;睡得少仍精力旺盛,只要醒著,就是跳,要不就是一圈,又一圈,如同蘇菲舞般旋轉著,站著轉,坐在有四個小輪子的辦公椅上仍在轉,他若非轉個不停就是倒栽蔥,似乎倒掛著可以讓躁動的身心獲得暫時的平衡、平靜,書上說:「不斷旋轉,或晃動,或拍打他們的身體,是為尋求前庭刺激。」;尖銳的聲音造成他感官超載痛苦萬分,吵雜、滿佈噪音、擁擠的場所,均會令其緊張升高躁動不安;易疲倦的身心;身體鐘擺似地前後擺動時而左右搖晃,臉部肌肉抽動表情僵硬,壓力大時眼睛眨動的速度跟著加快;至少三磅重的腦袋在頸子上晃過來晃過去,同時迴避了與人視線上的交流,在與之對話時,若未經提示,他的眼睛總是看著自己,若你靠得他近了,他會別過頭去,因而引發旁人的不諒解與揣測,以為這孩子目中無人,或對談話不感興趣;講話時,手勢之多,且雙手揮舞的弧度一如鳥之展翼,意思是,他正熱切地投入話題之中,可他不知道喊停,即使聽者已發出停止的訊號;當事情未能依照他原先預期發展時,焦慮暴躁搶出頭,正因為變動使其無法掌握未知情狀,而顯得毫無招架之力,以至於不斷的要求你再三的承諾(或讚美)以獲得安全感;具挑戰性事物方能博得他的青睞與興趣,問題是,他一向在困難的事物上表現亮眼,卻一再被容易的事絆住;動個不停,講個不停,問個不停,生起氣喋喋不休,遇事重複叨唸千萬遍,還模仿別人說話的語氣腔調表情動作,特別是讓他生氣的人;…。總結上述特質使得他的求學之路比起常人要來得艱困多舛。

迴避與人視線交流?一般人對話時,自然地目光交流,而亞症的孩子/成人,他們幾乎不這麼做,若因此判斷他對談話不感興趣?不專心?或目中無人?誤會可是不小啊!下面這則故事有助您深入瞭解亞症患者的觀看方式:「作家保羅柯林斯<非關命運>受邀微軟演講,當他站上講台,寒暄問好之後,台下許多人立即迅速低下頭敲擊手中筆電,直到演講結束。作家滿腹疑惑。直到用餐時,向微軟的一位員工提出觀察到的現象:『…,做筆記嗎?可是我都還沒開始講啊?』
員工:『不,他們是透過公司內部網路收看你的演講。』
作家:『可是,他們距離我不過六七公尺啊?』
員工:『嗯,話是沒錯,只是他們比較習慣這樣看人。…。』」

亞症患者不僅在看的方式上與眾不同,指正錯誤也是直接了當,因而在校學習輕易引發不尊師重道的污名。事實是,亞斯伯格小孩無意挑戰/挑釁老師或任何人,卻往往名列「問題學生」名單之首,問題在於他們面對錯誤一向單刀直入一點不浪費時間,實話直說,不加掩飾,加上他們不得體的談話(無法看場合說話),察言觀色的能力幾乎是零,雖然有些患者不擅言辭,但多數亞症的孩子口才便給滔滔不絕,講起話直接又衝撞,看似沒有幽默感(若聽懂他藏刀又帶箭的冷笑話,不是讓你延年益壽三十年,便是短命早夭二十載),但由於社交功能障礙使得他們不敏人事無法感知與判斷對方的情感或感受,因而阻礙與人之間正常的交流。他們的單刀直入,不僅表現在言行舉止上,學習亦然。

就觀察,亞症孩子的另一個特質是,過人的專注力和毅力(固執)。某些孩子一旦著迷於某個特定主題(不盡然全都是興趣窄化),即涉入相關知識的研讀,其鑽研之深之廣,無形中亦將自己變成該領域的活百科。幾可用「神速」來形容他們的學習效率。由於他們知識淵博,因此當他們為同學解題時,原理原則背景深入淺出來龍去脈頭頭是道,是以同學多以小教授、小老師來稱呼他們。可換個角度,有些患者必要花很長的時間來思考某個問題,或執著在一件事上,比方說,務必要將數學中的某一章節讀完,才能進行其他科目的閱讀與學習,以至於在時間管理上無法有效掌握,經常為無法同時兼顧他門功課導致成績落差倍感焦慮掙扎。順帶一提的是,亞症患者在描述自己的記憶力這件事上也是一絕。例,愛因斯坦描述他的記憶力時說,我的記憶力很差,總記不住字和課文…;法拉第則不斷跟朋友提及他記憶力不好,記憶力衰退等問題;而邱吉爾的好記憶卻沒給他帶來同樣的好成績;還有些人則在某方面擁有好記憶,另一面卻記不住該記得的事物。筆下這孩子也總是說:「我記憶力不好,可是如果必要的話,我看過就都背下來了!」

有人認為,亞症患者沒有同理心。如果您也這麼想就,錯了。事實是,他們無法用言語或行為來表達他們的感同身受或是對你的關心,他們既缺乏適當情緒表達的能力,也無法理解何以一句對不起如此簡單的話語就能讓對方釋懷。舉個例來說,當我們聽到對方令人開心或難過的事時,自然地表以適當的神情以示,而他,給你的可能是一個怪異的表情或笑臉。結果,由於不當的面部表情,令人誤以為亞症患者缺乏同理心/同情心。實在是冤枉吶!

瑕不掩瑜

驚人的優勢和不可思議的缺陷兜在一起本身就是,矛盾。在患有亞斯伯格症的人身上,我們雖然看到許多光輝的特質,如創造力、機智反應,精力充沛,誠實、不輕易妥協、充滿正義感、令人激賞驚豔的天賦才華、面對壓力其耐受力異常驚人等特質、…,同時也看到造成千瘡百孔的痛苦與焦灼:狂嘯如浪的情緒、烈燄般的暴躁脾氣、喋喋不休、凡事敏感固執、偏執、堅持沒有彈性、無法分辨人我、要求完美的天性表露無遺、…,其外表與內在根本無法劃上平行的等號。然而,極不公平的是,隱藏在外顯症狀之下的內在真實往往得不到被理解的安慰,只因其外在呈現的已先為他人設定了判斷自己的目光,以及決定了自己的命運。

沒有兩個症狀相同的亞症患者(即使在有六千七八百萬自閉/亞症患者的今日,2010年底的統計已達九十比一),但在教育亞症孩子時,指令務必清楚明白,模稜兩可極易造成他們困惑和不知所從,也就是一個指令一個動作,譬如說,要他去買香蕉,一定要明確的說明你要的是香蕉,否則他會杵在香蕉和芭蕉兩個相似的東西之間不知所從。所以,「明確的指令」正是幫助他們完成任務順利前進的指引。其二,亞症的孩子會因常規/常態驟然改變,或現實與期望不符而怒吼,因此,若非不得已必需更動計畫時,比方說,本來說好要游泳,臨時改成去健行云云,務必預先告知並給予其足夠的時間以調適(事前與計畫更動時的必要心理準備)。看似不起眼的動作對他們而言,將起到避免其身心陷入不必要的膠著與混亂,乃至發生當下無法掌控之災難的神奇效用。只有深入瞭解亞症孩子的內在運作模式,才能找到正確的施教方向,與配合他獨特的學習模式助他展現優勢與所長,並避免他/她在成長過程中對自我認知的迷失。

無論是某種神經傳導物質過度分泌或不足,還是神經搭錯線造成的障礙,可確定的是,它們永遠不會傳染。患者麥克‧約翰‧卡利<與亞斯伯格快樂共處>以「這不是傳染病」幽了眾人一默。事實上,這些孩子一點都不壞/怪,一點都不懶,連什麼是「惡意」他們都無法懂得,而且他們對人擁有要命且令人心疼的忠誠,還溫暖體貼的不得了。他們需要的就只是人們「多一點點的耐心」以瞭解。如果您能懂得這樣的孩子/成人,您的體察與善意當下就能助他/她鬆弛緊繃的身心,畢竟,擁有不同心智功能的人,與常人所需要的同理/同情心並無二致。想像一下,如果您有機會與亞症患者相處,可能因他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與眾不同的思考方式,源源不絕的創造力,充沛的活力,以及新穎的看事物的觀點,將您帶入一個嶄新又奇特的世界,令你愉快中帶著驚奇,並在與之對話的過程中長養許多常識,是不是很有趣呢?

所幸,凡事皆可經由學習獲得改善。單純的亞症孩子/成人在人際社交網絡之中(人的世界,其複雜的程度連粗線條都窮於應付了,何況缺乏對人的敏感度與自保能力有社交功能障礙的亞症患者)碰撞學習,漸次學會與人相處之道,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亦使得自己在這方面趨近於常人。下回,當您遇到亞斯伯格王子/公主時,請記得,給他/她一個善意的微笑,還有,多包含喲!

從天上跌落凡間的精靈-漢斯‧亞斯伯格

再沒有那種疾症像亞斯伯格症如此熱鬧非凡,繽紛燦爛的了。在這塊淨土上,身披愚魯外衣,飽受磨難,光華始現的英才,他們是領導全人類持續邁進不可或缺的關鍵,是社會進步所仰賴的極為少數之資賦優異的傑出人士,像:法拉第,麥克士威爾,愛因斯坦、愛迪生、莫札特、牛頓、達文西、梵谷、康徳、顧爾德…;現代有,天寶葛蘭汀、比爾蓋茲、…。如今,我們正領受著他們開展天賦之智慧的果實。Ω Mimi 2010-2011

註一:我的小朋友中還有亞斯伯格王子/公主,和疑是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們;也有因著孩子的狀況,意外發現,原來自己也是患者的成人:「為找出孩子身心上的問題,赫然發現自己卻是ADHD、(疑似)亞斯伯格患者,這算不算是另類自我追尋?」其吃驚/恍然大悟的程度一點不亞於中了二十億頭彩。這些孩子有的混合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讀寫障礙,有的則與強迫症長相左右(不難想像,父母在教養孩子時之身心體力上所承受的壓力與考驗,時時刻刻日日夜夜)。

CH,小一,聰明機靈,聯想力佳,閱讀跳行,想知道的事千千萬萬一開口就停不下來,椅子從沒坐熱過,注意力只有五分鐘(五分鐘的專注強過其他孩子的五十分鐘),忘東忘西,動作不夠細膩,衝動沒耐心;當壓力發生時(身心臨界失控邊緣),仍強迫他一定要坐好或堅持進行某件事時,身體遂不自主的產生扭動,強度視壓力大小而定。老師對他的評語:「你學科一百,人際關係零分,」讓孩子很受傷、受挫。有意思的是,一向覺得是孩子的娘操心過了頭的爹,在讀了筆者借給他們的書(聰明在哪裡?)後,悠悠的說:「哇喔!好像在說我耶?」但願因此而改善了他父子關係。

LG,國一,我的新朋友。外表憨厚,質樸溫暖,細膩體貼,有繪畫、運動天份,喜歡動手做。疑似亞斯伯格症患者,伴有讀寫障礙,無法適應學校教育。當他與人對話時,從不曾與人有目光上的交集,也由於閱讀跳行,使得他難以讀懂書上云云,導致在校成績一直都在標準之下,自信心低落(重建這孩子自信心的關鍵在:鼓勵他往藝術與運動方面發展,並提供適合他學習模式的教育方式,步調從容的學習空間,以及足夠的關愛、讚美和鼓勵)。

註二: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候群,是一精神發展疾患。兩症分野:1943/44年美國的肯納醫生,奧地利的亞斯伯格醫生幾乎在同時間發表各自的發現,同時都用了Autism這個字眼來形容他們自診斷中得到的結論。不同是,肯納醫生的病人可能終其一生都無法學會講話,生活上必須仰賴旁人的照護;但也有少數患者在愛與堅決的父母之悉心調養下,不僅穿越了自閉症,學會講話,提升認知功能,生活學習如常。亞斯伯格醫生的患者多為高功能,甚至與常人無異,且不乏資賦優異者,…。

近年來,隨著患者與案例揭露頻頻,自閉/亞斯伯格症的資訊急速增加,下列書籍、網站提供您更完整詳盡的資訊/資源與支援,請參考:患者現身說法:<星星的孩子>、<顧爾德:天才的狂喜與悲劇>、<破牆而出>、<與亞斯伯格快樂共處>、<星期三是藍色的>、<看我的眼睛>、<星星小王子>、<彩影與蝙蝠>…;神經醫學或醫生的研究:<火星上的人類學家>、<亞斯伯格症 & 完整進階版>、…;父母心路歷程:<看不見的奇蹟>、<我兒惠尼>、<非關命運>、<奇蹟的孩子>、<自閉兒希望你知道的十件事>,…。還有許多溫馨感人深具啟發的電影、記錄片…。
東尼‧艾伍德醫生http://www.tonyattwood.com.au/
自閉症的覺醒http://www.autismawakening.org/index.asp
亞斯伯格症部落格:南方璀燦的星星

關於ADHD請參閱下列書籍/網頁:<分心不是我的錯>、<分心就該這樣教>、<分心也有好成績>、<聰明在哪裡>,以上四書作者-愛德華‧哈洛威爾醫生,他本身既是ADHD患者,他的孩子也是。以下是他的網站:http://www.drhallowell.com/
另,家有過動兒網站:http://www.adhdinchinese.org/index.asp

2011年7月3日 星期日

那個喜歡歷史和發表高見的孩子


怒火中燒,其力大無窮。可能,您未曾親見過患有某種神經疾症的孩子的脾氣,一旦因為某些無法自主的原因造成問題時,發起脾氣簡直可用「力拔山兮氣蓋世」來形容!

安患有中度妥瑞症,活潑熱情正義感十足,喜歡政治、歷史,講起話很大聲還特別愛發表高見。他的另一項隱憂,急躁與暴怒,這還只是該症諸多症狀之一,每當他發怒時,她父母親的處境真是令人同情。比方說,有年冬天正逢太平山降雪,孩子們嚷著要去看雪,於是,兩家人帶足禦寒裝備上山。才剛到土場,買了門票而已,孩子急急於向他父母要手套。這下可好了,急得安爸翻遍背包和車箱,才想起來「竟然忘了」將他的手套放進背包。孩子深覺受傷。頓時間,興匆匆卻演變成一場怒海狂濤,地表都快給他跺穿了的敗興記。(帶孩子出門遊玩/旅行,行前兩件事:務必確實做好叮嚀與約法三章的動作,這是他/她學習自制與情緒管理的機會,及再確認「他的東西」是否都齊備了-替代品或別人的東西他通常不會要的,這個動作關係到旅途能否順利進行。)

另一個例子,話說安和小兒是同學。有天,原來有說有笑的兩個小六生,突然間,吵架像開戰,小兒轉身就跑,安一蹲,立刻撿起身邊比碗口還粗、長約三公尺的塑膠涵管(當時的學校尚有工程進行中),向小兒後腦杓直直地飛擲過去,動作利落迅速。剎那間,兩個媽的心臟,根本不聽使喚。異常驚險。所幸涵管擲偏,加上小兒途中轉向,否則後過不堪設想。原來是,安聽到「你再發脾氣我就不跟你玩了,」小兒在話沒落地前轉身就跑,結果,哪知安的反應卻比光速,還快!

患有神經疾症,特別是無法掌握人際關係的孩子,他們的人生路註定了比起常人辛苦不知幾多。因而在他們成長過程中,即使人際關係不佳也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要能夠學會「自制與情緒管理」的能力。旁人也務必要給予加倍的耐心和鼓勵。Ω Mimi 2011

註一:我的小朋友中目前已知的有三名妥瑞兒,依程度分別是中度,輕度,及幾乎看不出程度的程度。安,除無法控制的情緒脾氣外,不斷重複一件事,身體不自主的抖動、眨眼睛,驚叫,吃鼻屎、泥巴,動作大而利落…。桐,擁有異於常人的敏銳與視覺能力,在藝術方面極有天賦,但是在妥瑞症方面除脾氣暴躁,她有許多無法自主自制的怪動作,每當她完成一個動作,舉凡繫鞋帶、寫字、走路等無不像歷經一場儀式;和強迫、過動症重疊,目前服藥中。皓,溫和甜美得幾乎感覺不出他是患者,但正常人或孩子會覺得他反應慢、動作慢或乾脆以笨來形容他,而這孩子的資質正好與常人所見相反,宅心仁厚,溫暖體貼,冷靜謹慎,他還有綜觀全局的能力,是未來不可多得的經理人才或企業主的角色;此一程度的患兒,父母的負擔與壓力也最輕。上述孩子多有精力旺盛的傾向,需藉由規律且大量的運動以釋放過盛的精力,方能安頓狂躁的身心,並幫助他們安坐在椅子上完成需要專注以赴的課業。

註二:妥瑞症,目前所佔比例約莫百分之五,或伴有ADD/ADHD,或癲癇,或讀寫障礙,或強迫等併發症狀。在動作方面,妥瑞症患者會出現不自主且強度不等怪動作,像肢體的抖動/扭動,眨眼睛,尖叫/驚叫,儀式性的行為…,語言上如穢語等,每位患者的症狀和反應都不一樣。幸好,此症隨年齡成長,或有減輕,乃至成一隱性疾症。妥瑞症,是血液中銅與鋅含量超高異常,多巴銨分泌既不穩定又十分旺盛;患者不能服用含有麻黃素的藥,此藥通常用在治療鼻塞、鼻子過敏,一旦服用此藥,生活即陷入戰場。妥瑞症患者通常伴有過敏體質,最好能每年驗血以知曉過敏源,像雞蛋、奇異果等易過敏食物應禁食,香蕉中的血清激素(百憂解的必備成份)會造成神經興奮,引發不可名狀無法控制的症狀出現,亦屬禁食之列;盡可能不喝深色飲料,因為深色飲料中含高量的銅與鋅(添加物),如可樂、沙士;禁食巧克力,咖啡因導致妥瑞患者的怪動作強度極端與頻繁,情緒躁動暴怒。

2011年6月26日 星期日

好沉重的人際關係


孩子對友情渴望的眼神,直教人心碎,卻又愛莫能助。妥瑞兒媽媽:「妥瑞兒一再在被拒絕的人際關係的挫敗中重建自信。」事實上,無論下述那一種疾症的患兒於同儕之人際關係上何嘗不是如此呢!

天生長袖善舞是奇葩,這樣的人就像我們在科學或藝術領域上誕生的奇才一樣可遇不可求。而有一群人正是天生沒有能力和人有關係的。不是他們拒人千里,或不想與人發展友好關係,而是源於大環境不瞭解這群人由於「社交電路功能不彰,特別是自閉/亞斯伯格症患者」,以及「正常人」無法接受「看起來怪怪的同學/朋友」,像:自閉/亞斯伯格症、妥瑞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等症患者,而導致其在人際關係上有如出一轍的遭遇與困境,。

患有上述疾症的孩子們除擁該症所描述之症狀外,引發旁人一連串不良反應的原因係出自於不敏於人事,或伴隨出現怪異誇張的肢體動作,或花腔怪調、或無法控制音量,或不合宜且粗鄙的言辭,或不自主地一再重複同一件事或同一句話,或極端講究秩序,或對待事物的堅持固著,或莽撞衝動造成衝突連連,或焦躁暴怒…等種種令人無法理解之「怪癖/怪誕」的行為表現(沒有無法理解的事),導致同儕以異樣的眼光看待身邊令人感到或害怕,或錯愕,或厭惡的同學,並與之並保持距離。於是,不解的成人投以異樣、嫌惡的眼神,甚至出現排擠的行為;少數自以為聰明正常的孩子遂以欺負揶揄捉弄這群有「神經疾症」的孩子以惡作劇,以為取樂。

所幸凡事皆可經由學習獲得改善,就像我們透過學習學會讀寫計算,學會繪畫、吹奏樂器,學會游泳、騎腳踏車,學會使用工具,與駕駛汽車。同樣的,人際關係也是一門可透過學習學會的技巧。他們需要我們投以更多的耐心,包容,愛與協助以學習。至於學習者能掌握多少與人相處的訣竅,可能或多或少還得視與之互動交往者的瞭解,耐心與緣份吧。

這世界森羅萬象,我們所知,如此有限!

妥瑞症/自閉症/亞斯伯格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強迫症…,皆可能伴有彼此的影子。每位患者即使患有同一疾症,但沒有一個人擁有相同的症狀,就算相似所顯示的症狀亦有程度輕重反應之別,可謂同症不同狀。例:自閉/亞斯伯格患者既是,他們反射出不同的症狀與行為反應,乃至攜有與眾不同的天賦也是天壤之別,所以無法類比;而有些人的症狀又輕到與正常人並無二致,因而錯失治療良機。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若未來,對國家社會我有不同的貢獻,那又何必苛求我天生不擅長的能力,或還可能因此造成我支離破碎呢?」就某些孩子而言,數、理化、圖像…等之於他/她比之人際關係還要來得淺白易懂,且輕易發揮所長,何不呢?

嘗試尊重每個人之與眾不同的特質,並藉由他們的特質來拓展我們的視野,那麼當未來我們分享他們成就的那一刻,自也是坦然無愧不是嗎!

下回,當您遇見上述孩子時,請打開心胸,並伸出您的手以鼓勵以協助。Ω Mimi 2011

註:自閉/亞斯伯格症:美官方估計,在2007年每一百五十名學童中有一名自閉症患者,但是到了2010年底已達九十分之一強,也就是每九十名學童中有一名自閉症患者(至於本土,實際數字必然是高於官方統計);根據耶魯大學的研究,南韓的自閉症患者更高達38比1。妥瑞症目前是百分之五,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患者僅僅美國就有近350萬患者,強迫症至2002年之前的統計約百分之三…。這些數字不是打擊而是省思的開始。而且,漸漸地,您會發現,這些數字會越來越巨大,大到足以得到應有的重視。

2011年6月18日 星期六

2011年5月8日 星期日

母親角色與個人成長


或有人要問,甜、酸、苦、辣、澀,何者最為深刻?
就一名母親而言,永恆的滋味便是!

身為母親,曾經,焦慮如湍流撲岸,憂傷若風捲殘雲,再再啃蝕身心。這個既艱辛又甜蜜的角色,隨著肩上的擔子愈發沉重所得回饋愈加豐厚。它,既促使母親領著孩子們翻越重山跋涉萬水,迎向人生中不斷遭逢的試煉與挑戰,也成就母親個人的生命與成長。

扣繳憑單與尊嚴

在家帶小孩,絕非什麼光鮮有力的頭銜。有張扣繳憑單表示你有能力為自己掙口飯吃也就為自己爭得了一分尊嚴,一旦沒有了它,很可能連家人的眼神/私語都會演變成一股無法喘息的壓力。而社會的眼光及其變相的價值觀亦必須負起連帶責任。

母親,具有安定的力量,是社會安定的基石(無形資產)。只是,打理家務、照顧一家人的生活起居等無足輕重的工作早早填滿了她的每個二十四小時,哪來的空閒出去為自己張羅那口尊嚴呢?此乃年輕媽媽之所以壓力(經濟壓力,教養子女的艱辛,個人問題,…)與痛苦指數居高不下的諸多原因之一。說穿了,這個既功利又不能沒有母親的社會過度重視華麗不實的外表,而捨棄真正使人得到內在力量的踏實。

自我價值

愁腸百轉為孩子的成長學習有個好開始,竭盡心力協助他們為理想鋪設奔往前程的道路,一面卻驚覺到那一腳踩空了的惶然空虛了前進的鬥志。

母親角色與個人成長有否衝突?說沒有,是自欺欺人。母職的忙碌與艱辛比之為工作付出的還要難以估算。在事事兼顧並以孩子為生活中心/重心的階段,不僅得暫時中斷個人的學習,社交娛樂方面亦處於停頓狀態,有時亦不免矛盾苦惱,孩子的成長固然令人寬慰,但自我價值何在?

孩子們出生及至年幼的頭幾年歲月,盡管老天給母親帶來大禮,像智慧也許是急智,像勇氣也許只是憨膽,在生活的磨難中從不短缺,我卻仍墮入為理想無法實踐,奈何夢想之事近在咫尺、常常機會臨了也只能同它擦個肩,手邊嬌兒啼哭催促你回到再現實不過的日常生活的挫敗怨懟中。為此我焦躁哭泣,怒髮衝冠,那生活迫得人只想走進自己的世界關上身後的門。那些年間,鏡中容顏既陌生又遙遠,夢境與現實之間的掙扎拉鋸,每每令心海波濤翻騰,抑鬱之淚奔向喉頭。儘管我不是無怨無悔的母親,仍為此頻頻頓足。

是否,人往往被絆在心念起伏之間或疑惑,或迷惘?身為人母時時刻刻被那股莫名的無力感以及匱乏的狀態糾纏不清,面對責任如吞苦索,如飲鐵漿,偶爾,想要逃開此一角色之層層試煉與限制以期獲得更大的喘息空間,或亦有人以天下沒有完美之事選擇遁入事業/自我成長的窄門以期為未盡之責辯護之。然而,放棄與子女共同的旅程,得到的或只是,看似圓滿的缺憾。(何妨換個角度來詮釋,完美,不是狂想症的安慰劑,是指路明燈:每一次的圓滿必然達到,感受到某種和諧的狀態,那狀態即可謂,完美!不求完美,但求圓滿何如?)

不求完美,但求圓滿

憑心而論,僅僅做母親,無法滿足多數人在精神層面的需求,充實而完整的生命,一如身體需要豐富多元的營養以建構以滿足之。在與孩子相繫相連,相濡以沫,彼此滋養、成就的航程中,直到他們躍上自己的人生軌道之前,母親形同再經歷,那是看不見的自己。這一次,比之過去個人的成長少了些許懵懂無知和莽撞,亦引領自己向成熟之路邁進。特別是在與孩子同步成長的過程中,歷經磨練與淘洗,能力和眼界業已臻至另一高度,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步發現自己,真真實實原原本本的自己,以及內心真正的需要與悸動,隨著發現自己越深,需要的也越多。那麼,如何讓彼此無憾,或將遺憾降至最低?換言之,唯有從實踐中-用自己的方式-找到平衡的支點。既然在責任與自我實踐之間產生衝突,自也能從實踐的過程中發現轉圜與協調的空間,摸索出帶孩子也照顧好自己的方式,既滿足孩子的需要也平衡自己的想要之中找到支點。一旦兩者間(母親角色、自我實踐)覓得了平衡的支點,您會發現,日常生活以一種全新的面貌開展,家的凝聚力更為親密緊實,每一層關係都得到充份的關注和發展。

「不問那條路,終有它的生命歷程與潛在的光華。(錄自:唱自己的歌)」既然選擇了母親的道路,其生命必然因著孩子而豐盛,而堅實,而喜樂!

成長,永遠是現在進行式。最後,謹以「不完美中的光輝更加激勵與鞭策人心,正如同,點亮角落的光則一室通明。」這句話與您共勉,並祝福天下母親,平安健康喜樂!Ω Mimi 2010-2011

祝福我,祝福您…


「我是我,我不是我」,「你是我,你不是我」,「他是我,他不是我」,「裡裡外外是我,不是我」,究竟哪個才是,我?我?我?

認知事物始於觀看,發現自己亦然。

凝視鏡中容顏,專注於「我的:喜、怒、哀、樂、憂、思、悲、苦,情緒流動起伏,心境轉折,」是認識自己的開始。(鏡子,暫時的媒介。)

母親/女性朋友們,請務必安頓照顧自己。

祝福您,平安健康喜樂!Ω Mimi 2011

2011年5月1日 星期日

那雙眼睛


那是我見過最美,最聖潔的一雙眼睛!

小嬰兒,三月大,愛笑,俊美極了,特別是,他有雙深邃慧黠似曾相識的眼睛。當他凝視你時,似洞悉世間百態,似看透我的過去今生,多麼令人驚讚!

那雙神采靈動之眼,深刻難忘,教人不禁要問:「人,能否終其一生保有那如嬰兒般純粹潔淨寧靜無邪的雙眸?」

小寶寶,祝福你,平安健康,一生順利圓滿!Ω Mimi 2011

2011年4月23日 星期六

藝術的傲慢


孩子進了大學,一心以為大學教育猶如天空般寬廣,盡可自在飛翔,盡情滿足對學問的渴望。

「他們說,理學院不能選修藝術系的課,負責學生選課的人還是進到裡面問了某個人之後出來才跟我說的:『學科學的不能選藝術系的課,要選就要轉系,要嘛自己到外面學。』」哥哥從藝術系辦公室出來,一臉慍色。

「俄文呢?你不是還要選俄文嗎?」不問還好,一問助長他一肚子火。

「他們說:『那是說話的藝術,理學院也不能選。』這是學藝術對學科學的歧視!」哥哥沒好氣的說。

「希望以後你老婆不是音樂家,就是藝術家。」

「113 call 不完了!」哥。

「113?」媽。

「家暴中心,互相歧視啊!」哥。

「學藝術的有需要那麼屌嗎?那個人沒有一點藝術感!」哥。

打著大學教育的旗幟,卻擁著如此過時的心態,不免令人心憂?Ω Mimi 2011

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

等待怒吼:脈衝式燃油噴射引擎後續測試記錄

99年6月1日 星期二

第二次測試


瓦斯

測試中,當燃料與空氣混合比正確時,引擎發出槍響般壯觀的清脆乾淨的「嘣」一聲,爆炸般震撼,聲聲連續,瞧!他們連隔音耳罩都戴上了。

澤:「火燄一直在排氣管裡面燃燒,Scott:『引擎發不起來可能是因為,過度負油,燃料和空氣混合比不對(負油,油太多;貧油,油太少),把空氣壓力調高一點。』」果然,立刻就聽見漂亮的槍響。每一聲正確的爆炸,都會引起Scott確認性的點頭。他看到兩兄弟把玩如此壯觀的玩具留下來幫忙。

澤:「根據測試未果的原因有二:一是燃油霧化器是設計給100PSI的燃油使用,因為瓦斯壓力不夠,進氣量不足,供氣量亦不順導致無法順利發動。這個問題隨著拆除燃油霧化器之後已解決。」

恆:「另一個問題是燃料和空氣混合完成的時間太遲──當燃料與空氣在燃燒室相遇時就應該混合完成,燃燒,爆炸,一氣呵成。在這裡遇到的問題是,燃料與空氣卻到了排氣管中段才混合完成,燃燒,爆炸,所以…。」

媽媽不解:「上一次測試都有眉目了,而且有修正過的閥片,為什麼不先用煤油測試出結果再換瓦斯?這樣你就會有使兩種不同燃料的完整數據?」

澤:「J說不要,他擔心煤油弄一地不好清,他也擔心引擎真有九公斤推力,因為先前他以為我們只是玩玩罷了,可是當他親眼見識之後,太驚人了,可能被嚇到了吧!」

99年6月4日 星期五


發明東西的動機是為解決問題

晚餐後。

「燃油霧化器原來是設計給100PSI(每平方寸壓力)的油料使用,現在從油換成氣體──瓦斯,所以無法發揮功用…,」哥哥自言自語,急欲找出問題的根源。

「媽,完成!在我印象裡從沒見過有人做過這個東西,我發明了迴流式噴油器,」澤。

「你怎麼沒有通知我一聲,不然就將整個製作過程記錄下來,」媽媽覺得有點可惜。

「剛坐下來是想休息的,順手玩一玩,結果就把它弄出來了,」澤。

「媽,發明東西的動機是為解決問題。」澤。

「說得真好,沒有這樣經歷的人,不容易體會你這話的含意。」媽。

科學家對待問題之所以迫切窮追不捨,是因為遍尋不著令人滿意的答案。看看自己的孩子在動手研究的過程裡,執著的也是為了能找到滿意的答案和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具備解決問題能力的人,才有能力提出好問題!

99年6月8日 星期二


第三次測試

瓦斯。還是不成。這一次推斷可能是燃料輸入量不足;起動氣壓力不足:就算你有一百磅的氣壓,流量不夠也沒用。

跟J約了下星期二,油和氣兩者一併實驗。

澤:「學校裝備不夠,我也覺得跟老師缺乏信心有關,還有使得實驗無法繼續進行下去的原因是因為法規限制。」

澤帶著點沮喪說:「我以為第一次就會成功,沒想到這麼多問題。」

「這是好的開始,我覺得,」媽媽繼續:「第一次就成功不無可能;如果第一次就成功,那你這幾次的經驗就會往後延至測試下一個作品時才會發現,你現在遇到了,意思是,當你再度設計新物件時,這些問題會一併考慮進去。」

他瞄了媽媽一眼,點點頭說道:「嗯,有點道理。我就不信發不起來。」

引擎吼動的樂音,將會是經年努力的最大報酬與獎勵。

99年8月17日 星期二

第四次測試,儘管來了兩位好手老師,還有一大群圍觀的人潮,可是終因時間有限,在引擎仍如如不動的狀況下鬱悶收工。

頹喪來自無法自主;學校亦受限於法令,像引擎推力、遙控飛機(還有重量限制)等實驗必須在法令許可範圍內進行,若超過那個標準必須報備等候審查(費時的)。

「可是真正的原因在於做實驗需要膽識,我說過又說,就是說不動老師,媽,這要在我們家,引擎早就發出怒吼了!」澤好氣餒呀,那種被勒住施展不開的無奈實在是有口難言。Ω Mimi 2010

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學校的鬧鐘


想起自己的蠢,只覺得好笑。因為,我們不斷告訴自己已踏在航向新世界的航程上,新旅程,新景觀,新視野,眼前一切,充滿了開始的新鮮與陌生,未知的挑戰吸引著激勵著我們血液裡的冒險因子澎湃翻騰前進,前進,繼續前進。

於是,我們閉著眼睛選在最嚴酷寒冷的季節來到這裡,大氣都還沒來得及喘,天天摸黑起床上學校,累到三人連番詛咒大老遠跑到這裡來受罪,回學校幹嘛呀?

本地中小學,採四學期制,上課十週休兩週,一週接著一週,一期接著一期,緊湊忙碌。第一個十週剛結束,有兩星期假,如獲大赦!天曉得我們多麼需要冬眠!

顯然我們過於樂觀,凡事不加思量,再度進學校前竟忘了重溫舊夢。賦閒五年半,五年多來的舒適自在輕鬆愜意,隨興做著想做的事,去想去的地方,紀律有一搭沒一搭的全都握在自己手裡,乃至遺忘了所有關於學校的鬧鐘模式,東西一致。

如今,一切又回到照表操課的狀態,的確,十分不適應,也只能不時安慰自己,還好,只是語言班忍忍可以,之後,學習方式和主權將會再度回到手中。但願喔!Ω Mimi 2009

2011年3月23日 星期三

孩子,咱們比翼翱翔!


若我告訴你,我仍有一籮筐的天馬行空,可能您要笑我痴愚。可事實如此。能想像嗎,沒有夢,生命很快就成了荒原!

當我看著孩子們飛翔的時候,內心澎湃洶湧,一方面羨慕他們在青春年少既擁有的機會和環境,一方面為他們有的是展現自己的時空感到欣慰。

過去,我們的父母背負著完成祖父母期望的使命,我們承擔自己父母之期許的重任,而下一代又不免一肩挑起雙親內心的遺憾以繼續他們的人生,一代復一代。然而,我感覺扛著他人的理想總不踏實,孩子的光環無法等同於父母個人的成就,畢竟,我,也只有我才是那個具備了突顯實現夢想的價值與實踐之說服力的人!

成長過程中,總以為伸手搆著天上的星星不過舉手之勞。只是人生的道途上總有些崎嶇波折,或意外的旅程,或被旁的更新鮮的事物以擔擱,抑或是自己的軟弱(多數人的軟弱是隱藏在鞭策他人的嚴責表象之下)等種種原因與藉口置夢想高懸。轉眼間,孩子們已屆成年,退休離我們亦不遠,在我們奉獻了最精華的人生予家庭之後,我們可還有氣力/能力面對退休之後的漫漫人生,面對自己?

「您的內心深處可還有夢想,還有熱情?」翻開年輕時夢的扉頁,或許我們早遺忘了當年的壯志豪情,或未及開展的稟賦才能,然而,那一幕幕竟如一場場快閃而過的幻影,也許令人驚慌,令人潸然淚下。

而今,幼鳥離巢(即將離巢),我們也來到人生最美好的年紀,少了青澀莽撞,多了幾分世故成熟,體力健康俱佳,我們有能力照顧自己和過好自己日子的同時,「何不放膽築夢,勇於實踐?」在我們等待孩子們歸來相聚的日子裡,讓我們隨著他們成長的步伐前進,亦為我們初踏人生之途以奮鬥以衝刺的孩子們沒有後顧之憂。

許自己一個諾言,並用有限的能力向夢之峰巔挑戰,那將是何等的痛快!

十多年前同孩子在書本上讀到,當年水星號與雙子星號曾在深空中並翼滑行三數秒。而那劃時代的數秒鐘成了我們之間的約定。

孩子,咱們比翼翱翔!Ω Mimi 2010

註:父母親為實踐自我的意願,熱情,決心伴隨執行力之良好示範,將引導孩子們在成長路上建立正確的態度以及對自己負責。

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唱自己的歌(續)


從另一個角度思考,每個孩子帶著獨具的資糧出世,那是他們未來人生旅程上的籌碼,更加是國家未來競爭力之雄厚資本。若能輔以教育且盡全力呵護他們的天賦,激發他們的潛能,國家未來整體競爭力的基礎就建立在磐石上。

想像一下,若能在教育上徹底落實「因材施教」,職場上落實「因材器使」,那麼「天生我材必有用」之人人發揮的社會所呈現的將會是何等景象!這段文字,任誰都要說,過於理想,根本是天馬行空痴人說夢。

何妨再想像一下,且將這個理想縮小範圍從家裡做起呢?家是社會組成的最小單位,接著,學校因材施教以貫之,最後,社會/職場接手。這可不是一個無邊無際的夢啊,它需要我們全體通力合作以實現的理想。三代吧,一定可以看到改變!

成與不成,其決定在於您我有否意願付出破釜沈舟的決心,放膽放手一搏而已。儘管有一定的難度。何妨一試呢,從家庭開始,轉變的契機或正隱伏其中。Ω Mimi 2010

2011年3月19日 星期六

唱自己的歌


我們可以規劃一間屋子的大小,有可能限制一顆大樹的高度嗎?我們可以按照食譜焙製糕餅菜餚,也能要求一粒種籽的萌芽照表抄課嗎?

手捧著朋友推薦的<讓天賦自由>,在翻開書本之前,有兩個念頭掠過,一是終有人寫了本以天賦為題的書,一是我感到輕微的憤怒自內心升起,這不正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事嗎,正因為如此,磕磕碰碰遍體鱗傷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土地,為的是追求孩子「有機會、有空間」激發才華與潛能。

根性生來眾不同!每個人都帶了自己的資糧來,像我母親巧手天成,縫衣做菜無一不令人驚豔,可是在她的年代沒有機會為自己的天分與興趣疾呼。如今,來到眼前的世代,我們卻還要為所謂的天賦奔命,說到底這是,退步。

許多年來,我們通過自身的實踐,當我們再度返回學校時,亦更加證實了我們對孩童教育的想法與做法。倘以自然農法回歸原初來看教育,現有教育體系正在做的事與人真正需要的教育其實越來越遠。而在擁擠的道路上,人人期望孩子頭好壯壯,卻忽視與犧牲掉孩子自身擁有但卻來不及開展的興趣與才情,刻板僵硬的規範、教條、課程則成了阻礙某些孩子學習發展的緊箍咒。

當成人不斷以滿足社會的要求來減輕自己的恐慌時,孩子的一生已然塑了型。然而,做不了自己的人,看著別人仍然做不了自己,走著別人的路出現了危機連自己都抓不住。這好比穿了雙不合腳的鞋,一路上除了忙著和被鞋子磨出的水泡奮戰,還能怎麼辦呢?當不再感覺疼痛難行,是因為起水泡的地方長繭,妥協了。當資糧變成一道遠而高懸的光芒,還能寄望什麼呢?

適性,並非不可能的任務。量身訂做的價值在那裡,發揮天賦才情、激發潛能的價值就在那裡。天生我材必有用,最適宜的教育方式,是協助一個人找到自己的方向,走出自己的路。誠如嬌花有嬌花之姿,大樹有大樹的風采,人亦有其獨特的樣貌。優秀、卓越只有在發現自己的與眾不同,在發揮自己的才情天賦時才會發生。試問,有哪些方式可以到羅馬?飛行,徒步,越野駕駛,泳渡大洋,等待機緣…,不問那條路,終有它的生命歷程與潛在的光華,那麼,就讓我們依循各自的方式,羅馬見囉!

有堅持才有感動,唱自己的歌才會真情流露,動人心弦。堅持,並非我們擁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大氣魄,實在是,迫不得已。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足以為我們在尋覓適性/適合的教育路上做最好的註解。Ω Mimi 2010

2011年3月8日 星期二

都是考試,有什麼不同?


對各位而言,台灣的教學模式與考試制度業已耳熟能詳。在此僅以孩子們學習所在地之模式與制度,提供您參考比較。

在這裡,平時的考試少之又少,一期(term,十週)至多不會超過兩次。每個學年結束前才會有一次比較像樣的期末考。高中畢業與大學升學則以「Final Test」同一個考試做總結。這是一個十分重要,且份量相當重的考試。

一試定江山,在這裡不存在。

在教改之前含2010學年,升學成績是以「高三成績,和Final Test成績各佔百分之五十」來計算,兩者加權之後才是考生的實際成績。

然,自2011學年起,正是本地「實施教改」的第一年,看清楚囉,舊考制被「高三成績佔百分之七十,會考成績百分之三十」的新遊戲規則所取代。所以,所以,平日不燒香,就算Final Test成績再好(只佔百分之三十),還是抱不了佛腳。

Final Test什麼時候考?怎麼考?

每年十一月,這一整個月是全國進行Final Test的月份。每個學生有五科要考(2011實施教改後,只有四科,外加一研究計畫),幸運的話,每天考一科,一星期內你的考試就結束了;要不也有人每星期考一科,直到月底方才考完所有的科目。

每一科的測驗時間是三個半小時,每一科有試卷五、六十頁待答,每一題都是申論題(沒有是非、選擇題)。所以,Final Test考驗的是學生平日求學的態度,理解力,尤以讀寫能力為要。在這種學習模式下,光有記憶力沒用,不能融會貫通,讀寫能力不佳,想要好成績實在不容易。

看出來了嗎,都是考試,有什麼不同?

祝 學習愉快!Ω Mimi 2011

註:每一個省份為吸引學生留在當地升學,對學生提出額外的獎勵,叫Bonus的加分政策。加分,加什麼分?若學生決定留在當地升學,則以該生高三在校成績和Final Test的成績加權之後,再加百分之五(或更多或更少,視學校而定),這就是你的新成績。新成績很可能一舉將學生送進當地最好的學校或頂尖的科系。可是,如果你選擇到外省就讀的話,對不起,這個Bonus政策就失效了。也就是說,跨省最先失去的就是額外的分數補助,那麼靠的就是學生個人的實力了。

2011年3月3日 星期四

教我如何不,想它


視覺領導味覺,還是記憶引導味覺?

香濃巧克力蛋糕+冰淇淋=在40度高溫中敲開你味蕾大門。只是食後教人不敵天旋地轉來磨。

貪一食之快的後果是,屋宇極速旋轉,眼不能睜,一睜立刻暈得吐出來,嚴重時連站都有問題,而光線、聲音的刺激、或稍微的震動也都會令頭痛加劇。最好是,弓著身體,緊閉雙眼,保持不動姿勢直到…世界太平。唉!誘人的食物是毒藥。可以這麼說吧。

基底動脈偏頭痛(自己上網查):頭痛、暈眩、噁心、耳鳴、後腦部脹痛、視力模糊、伴隨步態不穩(若暈眩發生時在馬路上可是很危險的;患者開車當謹慎)。此症患者,終其一生須禁食巧克力、牛奶起司等乳製品及其再製品像蛋糕麵包、蕃茄和柑橘類食物。上述食物含月太胺酸的氨基酸,經代謝後轉變為多巴胺前驅物,正是多巴胺造成血管異常收縮。

原來,不頭痛(暈眩)的日子如此輕鬆愜意,只是那濃濃的巧克力和乳香,至今仍在鼻尖。Ω Mimi 2011

註:雪梨歌劇院旁邊的義大利餐館裡可以吃到。

2011年2月1日 星期二

2011年1月17日 星期一

驕傲的德國


海外學生,十七歲的大男孩派崔克,保守謹慎一絲不茍。在他初抵澳洲求學時,他在德國的父親接到一通學校打到家裡的電話,當局表示:「我們希望派崔克回國時,能在高中多留一年,因為澳洲的教育不可靠!」

就讀十一年級,來自科隆的維克多,冷靜好奇膽大心細(孩子形容他有幹特務的特質)。來澳洲一年,去了所有該去與不該去的地方。但礙於德國教育當局不怎麼欣賞本地教育,於是早早打道回府,繼續中學學業,好在未來順利進入大學學習。其他的德國學生泰半做了和維克多相同的決定。

熱情洋溢的菲利浦之澳洲遊,雖名之為學生,玩得確實開心無比。因為菲媽早早跟放洋的孩子交待了說:「孩子,這半年你盡情的玩吧,反正這輩子你不會再去那個地方了。」

德國憑什麼驕傲?

舉個例來說,上海浦東機場到龍陽站的磁浮全長30公里,是德國的傑作;全線完工通車時,誤差僅僅 0.1 公分!Ω Mimi 2010

2011年1月3日 星期一

願朵朵玫瑰為妳開


遠遠地,一名身著及地黑長衫、頭裹黑巾的中東女子,自兩棟建築物間的小徑穿出,向我方走來。嗨!你好。彼此打過招呼,不約而同各自面向偌大的操場立著,盯緊眼前那群航太營的孩子們在場上試射的火箭升空與著陸,分享他們的青春歡樂。

AS,來自伊拉克,在昆士蘭大學修碩士學位,距完成學業尚有兩年時光。她好希望能繼續修習博士班課程,如此就能在伊拉克境外多待上一段時間。對她而言,此刻,猶如身處天堂。她表示,伊拉克政府有規定留學生一旦學業結束後須即刻返國,僑居地對該國的留學生亦有類似的政策,除非結婚。講到這裡,她抬眼看天,右手食指亦伸向天空,說:「全憑阿拉旨意!」

她談到返鄉後想當一名教師。她說,我們需要教師,伊拉克的孩子需要良好的教育以改善他們的未來,也唯有藉由教育方能幫助我的國家重新站起來。

此刻,一枚射偏了的火箭,斜斜地飛向她和我所站位置的上空,離頭頂約兩三米高,直直撞上屋簷一角,還冒出一團星火。她被火箭劃過的尖嘯,和學生的驚叫嚇了一跳,剎時眼角露出笑意和驚喜的淚水,「我從沒見過這些活動,聽到他們興奮的笑聲和尖叫,自己也會跟著笑,看他們那麼開心,我好羨慕,甚至有些嫉妒…,(她的表情蠻複雜的)

「在我的國家,小孩沒有機會看到這些,在我小時候還有些有趣的事玩著,可是,現在的孩子完全沒有,只能待在屋裡(外面危險),毫無樂趣可言,

「我好希望我的父母、手足、和姪兒女們能來這裡待上一段時間,或玩玩都行,可是他們不被允許離境,唉!富裕的離開了,留下的都是窮人,」她感慨萬分。

透過她的眼神,聽聞她的聲音,深入了她內在深刻的不安與惶然,以及伊拉克人的苦難和沉重。

「…,不只女人、小孩生活在艱鉅危險的環境中,即使男人亦是日日烽火,命在旦夕!」她加重語氣重申:「Any Moment!」

道別時,我們不約而同說出:「Good luck for everyone!」

包覆在黑巾下的年輕女子,正如一朵挺立綻放的玫瑰,洋溢熱情自信風華,與堅定的光芒。只是生命無常,苦難如影隨形,即使在她來到自由的國度,原鄉草木與熟悉的身影仍拘著她魂牽夢繫。謹以這朵玫瑰獻上我遙遠的祝福。Ω Mimi 2010

2011年1月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