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8日 星期四

我們的一天

「你…們的一天,日子怎麼過?我的意思是,你們在家裡都學些什麼,像時間的規劃,還有功課啦都怎麼安排?」問話客氣,疑惑十足。

「噯!沒有耶,應該是,嗯…沒紀律吧。」此語一出,引來有違期待的連聲錯愕。顯然也沒人相信。回答這問題,有點窘,一是從沒想過,再就是,我們的確是處在無紀律狀態下吃喝拉撒過一天。

「你們在…家,真的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沒有時間限制或是功課表?」提問者,轉而直接向兄弟求證。

「是啊,我們在家都做自己想做的事,時間自己安排。」弟弟微紅著臉回答。

「…」

「我想,他們―指兄弟―發呆的時間太少。」有位父親雙手抱胸思索良久,說出這句話。他是針對兄弟倆的腦袋忙碌的像座機場,尤以哥哥的現況所做的判斷。

「呵呵,在無紀律空間裡,最能滿足的就是發呆時間啊!」筆者答。腦子裡若沒有足夠的空白,生活上沒有適度的悠閒,許多奇思發想將難以醞釀、發酵,進而實踐。看來,孩子們的表現,實在無法讓人理解和想像,我口中的,沒紀律生活狀態。

在朱銘美術館的展出期間,我們認識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許多朋友對我們的教育想法和生活方式,抱著好奇和疑問。其中提出最多的是「一天生活與學習如何安排?」畢竟在家的時間完整而漫長,不像在學校裡,所有的時間都是經過切割與剪裁。

每每這個問題被提出之際,倘我沒誤會,那一對對充滿期待的眼睛裡最想聽到的答案,是「鐵的紀律,嚴謹規律的一天」。可,恰恰相反的是,我們並非生活在紀律嚴謹的框架中,我們的生活也始終靠不到紀律的邊。若真要追根究底,可以用「秩序」來解釋吧。

有別於紀律的是秩序,它屬於一個家庭特有的節奏,就像每件事物皆有固定的儲置點,每一個人也有其特定的位置。意謂著一個家庭的運作,井然有序秩而不紊。就我們這個家而言,是這個秩序和節奏,帶領整個家在軌道上運行不墜。於是,我們分頭在這個秩序中,各司其職,乃至各行其是。比方說,各自的責任、義務、本份,還包括時間的安排與協調,學習的進度等等。

除了秩序,讓這個家得以井然有序運行不墜的,另一個元素是,自律。與其訂定森嚴的紀律,不如發展出個人的自律能力。紀律只存在表象,靠的是外在的規範和約束,自律則來自內在的力量。這是兩股極為不同的力量,自律的力量又高於紀律。個人一旦發展出自律的能力,得以依靠自己內在力量的指引,為他們這個年紀,該面對的責任義務盡心力,及為可以自主的事情拿主意,哪裡還需要藉由權威或外力來管束。簡單的說,如人我間應有的分際―彼此的尊重與自重。

最後是,態度。態度決定了方向和結果。正確的態度,不論處事、學習還是待人接物,都會有一個不同的開始。學習也是學會為自己負責。比方說,孩子的所有學習,不為考試,更不為父母親人。因此,如何學會對自己負責,態度決定了一切。

「我們的一天」,便是在上述元素的架構中出發。這個問題,就像面對教育,人各有一套理想,生活也是,唯有找到自己的方式、節奏,方能優游自在涵泳其中。因而無法理解,何以它會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但礙於口拙,終以一句「沒紀律」,為開場與結束。

只是這樣的表達方式,於發問者顯然不夠嚴肅,或因此造成誤會。 正好藉由這個機會,以思考如何貼切的解釋或傳達「我們的一天」,此亦收自我檢視之效。而且說的愈多,就愈清楚。當下回再有人問及,便不再給人玩世不恭的感覺了。感謝這個機緣,也感謝這群朋友。Ω Mimi 20071031

附註:衷心感謝這群為我們祈禱的朋友。

2007年11月7日 星期三

生活瑣事―認知與戰爭

10月29(一),來武荖坑露營的在家教育夥伴中,有一位母親帶著疑問對我說:「我問你們家哥哥的問題,他什麼都沒有回答我耶,只是一直講他的引擎和關於飛行的事…?」

當時,我想講的是,你關心的事,對他而言根本就不在眼皮之內。可是我沒有。我只笑笑的回說,沒關係,這很平常,他腦子裡有事。便沒再多說什麼,那位母親的疑問自然還在窩原地。 事實上,往往父母在意的事,未必是孩子關心的。就父母而言,吃飯睡覺…何其要緊,因為不吃不睡直接就影響健康,乃出於父母對子女的關愛。但是,對孩子來說,腦子裡滾動的事,怎麼樣都高於吃飯睡和睡覺,這是精神層面的事,如果不讓它出來,怎麼吃得下飯睡得著覺呢!

為人父母者要識相,對孩子的關愛要適時也要適所,見孩子著魔似的投入某件事物,盡可能不以各種與學習不相干的理由打擾他。因為,學習無故被中斷是會令人氣結的。而且,長此以往,更將影響到孩子的專注,脾氣,親子關係,及原可以發展得很好的興趣,卻因此丟到一旁不聞問,最終成了遺憾。如若是,豈止「損失」二字可形。

關心可以有很多種方式,比方說,在開飯/睡前/…15或30分鐘提醒孩子,給他充裕的時間將手上正在進行的活動告一段落或結束,讓他得以放空心思悠閒的吃頓飯、或懷著滿足的笑入夢。再不放心,就燉一鍋父母的愛,備著,孩子想吃的時候馬上就有。如此一來,從孩子的角度,不論是精神層面或是生理層面都兼顧了,父母的關心也到位,還因此免去,將因為吃飯睡覺等芝麻小事所挑起的親子戰爭。 做父母不容易,在一次次一遍遍的摸索中學習和進步,而孩子的成長,總是回饋給父母,無限的驚喜和感動。Ω Mimi 20071102

2007年11月5日 星期一

手腦並用

這幾個月來為了美術館的展覽兩個孩子特別趕工製作了一艘蝦艇與一架大尺寸的飛機,雖然拜尖端科技之賜,他們可以應用電腦圖學 (Computer Graphics) 最先進的3D實體模型 (Solid Modeling) 來設計模型,並藉由尖端的雷射切割機將展開後的模型精密的切割為所需要的零件,而能夠在短短的時間內完成這兩個高複雜度的模型。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要將腦袋裡的想法變成一架真正可以飛行/航行的載具,確實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例如設計上的問題:空間與機構的配置、如何榫接來達到期望的強度、重量推力與速度的關係;以及製作上的問題:材料的選擇、尺寸與公差的問題、溫溼度差異造成翹曲的問題、組裝與黏合的問題、防水材料與漆料的問題等等。每一項細節都很關鍵,都必須嘗試錯誤一一克服,如果最後發現某個部分做錯了,必須找到解決的辦法。

我從旁觀察整個製作的過程,雖然已經過了三個月的時間,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覺得很「驚奇」。這兩個孩子怎麼會有如許的勇氣來挑戰這麼個複雜的問題,哪裡來的恆心與毅力支撐著他們過去幾個月來日以繼夜的工作,跨越一道又一道的難關呢!

過去幾年斷斷續續的讀著黃武雄先生的「學校在窗外」一書,然從未完整的從頭到尾讀過,書中的旁徵博引,讓我不禁自慚。書中對於「經驗知識」與「系統知識」之間交互辨證相互影響,是我唯一真正留下的印象。兩個孩子學習的過程,似乎印證著經驗知識學習的過程,然而做而後知不足,孩子也回過頭來追索著數學、物理、化學等相關的知識,以描述、解決他們所遇到的問題。

愛因斯坦在闡述伽利略的成就時寫道:「純粹的邏輯思考,沒有辦法產生實證經驗所能帶給我們的知識。世界上所有的知識都從經驗開始、也從經驗結束。透過純粹邏輯思考而提出的主張,若無實證經驗的支持,就等於完全的空泛」。

現存的教育體制重「系統知識」而乏「經驗知識」取向,我想也是黃武雄先生藉由「學校在窗外」一書所要深切討論的教育議題。

澤、恆兩個孩子還是兩隻振翅待飛的幼鳥,前面還有一山高過一山的挑戰。他們學習的過程,或許可以做為反思現代教育的一面鏡子。YM

2007年11月3日 星期六

不白之冤

今天,李媽媽(芙美)是帶著任務來參加我們的聚會。她,原來或許還相信孩子在該校的不愉快經歷,只是在我們離開這一兩年間,許是聽多了他人對我們尤其是我的批評,反而不信了。沒關係,人與人之間,親疏遠近本就譜好的,不必在意。只是在今天這個聚會的場合,她用不同於平日我們說話的態度和奇異的眼神看我,令人倍感奇特與不舒服。

她來參加聚會,同時代表該校前來一究真相。她要外子一旁說話,直截了當的問他,是不是我叫孩子到該校網站上去塗鴉罵人?

孩子離開那所令其傷痛的小學,都已經兩年了,他們在遇到問題時,依然將矛頭指向我們家――認為是我教唆孩子做令他們困擾不快的事,像在網路上寫些令人不悅的字眼――真的是豈有此理。懷疑、檢討、指責他人,比起自我反省輕鬆不知凡幾?

令人好奇的是,難到他們不曾捫心問過,除了小犬沒有其他的孩子在該校受過特別待遇?還是校園的牆高園深,導致他們聽不到校門外流傳的校內實況,而我們在街頭卻是事事清楚,無一遺露呀。

沒有例外,只要是孩子心裡都特別清楚成人的言行和態度的真偽,況且有哪個被重重羞辱過的孩子憋得住那口氣?有的直接頂撞老師,有的即便教師罵破嗓子也不回應,還有的就用其他的方式來反應他們的怒意,像在網路上塗鴉或寫些令人不悅的字眼,或用其他方式表現。

令人疑惑的是,你因為不了解做母親的究竟有無攔阻,便如此武斷地認定是來自母親的教唆,完全不似辦教育者該有的度量,根本就是非黑白不分的混蛋。

相信,天下沒有母親會縱容孩子做出討人厭的事。而且,我們巴不得將過去在該校積累的那些不愉快,乃至孩子身心上的傷害等擲得遠遠的,最好能遺忘得乾乾淨淨的。但是,願難從。因為自從我們離開後,阻礙的事一樁樁浮現,卻又無從著手以了解起。這不由得令人想起,那位先我們離開該校的家長的告誡「不要讓他們知道你們的任何打算!」

孩子說的最實際又真切:「媽,他們根本就不會相信你的話,就讓我們去搗亂吧?」不要跟他們有任何瓜葛,過好我們自己的日子比較實在,我說。孩子無言。

也許平靜的生活,得在我們搬離開此地後才會真正的開始;或也因為我們沒在事發後立即搬離此地,而在孩子心上留下疤痕。是我們的不智。但是我相信,是非公理自在,為惡之人自會遭到審判和應得的報應。

「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已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最能寬慰我心。

有勇氣來的母親,未必有勇氣離開。然而,凡是選擇離開的母親,總給評得一無是處。寫下為出一口晦氣,也為遺忘。我還要告訴你,李媽媽,芙美女士,您錯了! Ω Mimi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