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8日 星期四

我們的一天

「你…們的一天,日子怎麼過?我的意思是,你們在家裡都學些什麼,像時間的規劃,還有功課啦都怎麼安排?」問話客氣,疑惑十足。

「噯!沒有耶,應該是,嗯…沒紀律吧。」此語一出,引來有違期待的連聲錯愕。顯然也沒人相信。回答這問題,有點窘,一是從沒想過,再就是,我們的確是處在無紀律狀態下吃喝拉撒過一天。

「你們在…家,真的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沒有時間限制或是功課表?」提問者,轉而直接向兄弟求證。

「是啊,我們在家都做自己想做的事,時間自己安排。」弟弟微紅著臉回答。

「…」

「我想,他們―指兄弟―發呆的時間太少。」有位父親雙手抱胸思索良久,說出這句話。他是針對兄弟倆的腦袋忙碌的像座機場,尤以哥哥的現況所做的判斷。

「呵呵,在無紀律空間裡,最能滿足的就是發呆時間啊!」筆者答。腦子裡若沒有足夠的空白,生活上沒有適度的悠閒,許多奇思發想將難以醞釀、發酵,進而實踐。看來,孩子們的表現,實在無法讓人理解和想像,我口中的,沒紀律生活狀態。

在朱銘美術館的展出期間,我們認識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許多朋友對我們的教育想法和生活方式,抱著好奇和疑問。其中提出最多的是「一天生活與學習如何安排?」畢竟在家的時間完整而漫長,不像在學校裡,所有的時間都是經過切割與剪裁。

每每這個問題被提出之際,倘我沒誤會,那一對對充滿期待的眼睛裡最想聽到的答案,是「鐵的紀律,嚴謹規律的一天」。可,恰恰相反的是,我們並非生活在紀律嚴謹的框架中,我們的生活也始終靠不到紀律的邊。若真要追根究底,可以用「秩序」來解釋吧。

有別於紀律的是秩序,它屬於一個家庭特有的節奏,就像每件事物皆有固定的儲置點,每一個人也有其特定的位置。意謂著一個家庭的運作,井然有序秩而不紊。就我們這個家而言,是這個秩序和節奏,帶領整個家在軌道上運行不墜。於是,我們分頭在這個秩序中,各司其職,乃至各行其是。比方說,各自的責任、義務、本份,還包括時間的安排與協調,學習的進度等等。

除了秩序,讓這個家得以井然有序運行不墜的,另一個元素是,自律。與其訂定森嚴的紀律,不如發展出個人的自律能力。紀律只存在表象,靠的是外在的規範和約束,自律則來自內在的力量。這是兩股極為不同的力量,自律的力量又高於紀律。個人一旦發展出自律的能力,得以依靠自己內在力量的指引,為他們這個年紀,該面對的責任義務盡心力,及為可以自主的事情拿主意,哪裡還需要藉由權威或外力來管束。簡單的說,如人我間應有的分際―彼此的尊重與自重。

最後是,態度。態度決定了方向和結果。正確的態度,不論處事、學習還是待人接物,都會有一個不同的開始。學習也是學會為自己負責。比方說,孩子的所有學習,不為考試,更不為父母親人。因此,如何學會對自己負責,態度決定了一切。

「我們的一天」,便是在上述元素的架構中出發。這個問題,就像面對教育,人各有一套理想,生活也是,唯有找到自己的方式、節奏,方能優游自在涵泳其中。因而無法理解,何以它會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但礙於口拙,終以一句「沒紀律」,為開場與結束。

只是這樣的表達方式,於發問者顯然不夠嚴肅,或因此造成誤會。 正好藉由這個機會,以思考如何貼切的解釋或傳達「我們的一天」,此亦收自我檢視之效。而且說的愈多,就愈清楚。當下回再有人問及,便不再給人玩世不恭的感覺了。感謝這個機緣,也感謝這群朋友。Ω Mimi 20071031

附註:衷心感謝這群為我們祈禱的朋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