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日 星期六

絕處逢生之二


非知之艱行之惟艱

非知之艱行之惟艱,正足以形容一開始我們對問題不以為意,總想著復原會隨著離開事件現場自然發生。然而,人生路上多的是矛盾衝突,多的是想不到的事。試煉與我們形影不離。

記錄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唯獨尚未觸及受傷的哥哥如何從傷害中站起來,如何重新回到軌道並找回自信。如今回想起來,這段旅程,未嘗不是彼此安慰、滋養與成長的契機。

曾在《山徑上,看見內在風景》裡描述:「自幼起,哥哥對自己的質地心明眼亮,儘管總是遭遇來自教師同學旁人的羞辱揶揄和輕視,他仍然堅持對自己的看法。這種天真未鑿的自信是了不起的,不可輕忽的,與生俱來的能耐。」

遺憾的是,人不比頑石,再自信堅強特別是孩子,亦不敵長期的羞辱與磨折(年紀越小後遺症越深)。眼見孩子面對混亂與艱熬交迫的旅程,深陷過去的泥淖灰頭土臉,陰影中求生險象環生,急獲肯定與掌聲既艱辛又痛苦。而平復之途漫漫迢迢,曾經,那是一條望不見終點的道路。

面對傷害,先是恐懼害怕,繼而發難的是憤怒以抗議外在的情勢,和對抗內在洶湧的波濤。事實上,憤怒非但保護不了自己,還因此加重傷勢,與旁人側目。若我們真心希望一個人不用憤怒來表達情緒,最好的方式是允許並支持他/她說出-面對-內心真實的感受,這是自我了解與接納的開始。孩子的身心便是在此種情形下進行修復。

在身心修復的過程,「拒絕」是孩子保護自己的一道屏障,光是一句「不要」不知持續多少時光。我們不斷從他的拒絕中嘗試找出原因(他拒絕的事物比起真正接受然後去做的不知要多好多),面對的只有失敗。那麼如果從他的需要出發,從他不拒絕的事物開始呢?

需要≠想要,就從不拒絕的事物開始

人的需要,和社會的想要往往背道而馳,如何分辨其間的差異並不容易,皆大歡喜更是不可能。當孩子再度投入生活與學習之際(不論在校或在家),我們不妨思考這個問題:「是孩子的需要,還是父母/社會的想要?又如何在需要和想要之間取得一個平衡的支點?當孩子的言行思想、學習等符合成人期待的那一刻起,我們得到/損失了什麼?」

欲望是衝突的基底,總是左右著我們的想法和決定,除非我們願意放下主觀的,被制約的成見,始能穿透雲霧見繁星。順乎本性,就從孩子有興趣、不拒絕的事物開始,這不正是我們一貫實踐的嗎!今天,既已自前線撤退,在幫助孩子重新站起來的同時,未嘗不是貫徹理想的契機。

總有些事物吸引我們的目光,攫取我們的注意力,使之投入熱情與專注。當孩子為自己想做的事投入全副心神精力,乃至忘卻身外煩瑣擾攘之際,身心亦產生微妙的變化。隨著時日推移,手上的事物有了進展,澎湃的心緒亦趨平穩。

平靜,方能領略事物的核心,看見大海深處。當身心處在平靜鬆軟狀態,也是學習起錨揚帆的時刻。事實也證明,孩子在生活與學習兩方面皆因此邁入佳境:「從需要中獲得滿足,從成就中重建自尊與自信。」始料未及的是,我們亦由此走出充滿個人風格的道路。Ω Mimi 2009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