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5日 星期四

食物與鄉愁


海外學生聚在一起,自然地比較起自己所受到的待遇,如住宿,伙食,寄宿家庭父母的態度等等。以至於,中國同學看到天天帶便當的兩個孩子,就問:「你們的伙食比較好!你媽有沒有來?」不無羨慕之意。

由於飲食文化的差異,西方的孩子或許早習慣了以冰冷三明治來充饑,即使在氣溫只有七八度的寒冬。因而,寄宿家庭給孩子準備的中餐,也總是薄薄兩片土司夾一片火腿、生菜,好的呢多加一片起司,要不就一碗杯麵。這對亞洲來的學生,特別是以熱食為主的中國人,不僅無法裹腹,也抵禦不了冬天的寒冷。再說,青春期的孩子胃口都定了型,當最基本的欲望無法滿足時,肚子空空心慌慌,學習中斷也就不足為奇。

曾經,於參觀某中學時,接待的老師不時起身中斷我們之間的談話,一面解釋為什麼她要為學生們熱飯,有空時,也會為孩子們做點菜。切莫小覷為孩子熱飯做菜這不起眼的動作,在學子心中可是一根可倚靠的樑,將從這裡新生力氣,獲得穩定前進的力量。

偶爾,孩子們回家來反應,媽,我們也可以像同學帶麵包或三明治,因為我不太喜歡每個人連德國同學走過去就往我飯盒裡探頭時,我仍鼓勵他們帶便當,且增加的份量可以分給同學,或和同學交換餐點。之後,每天中餐總有一兩個孩子與兄弟倆共餐。舉手之勞,多少撫慰遊子思鄉孺慕的饑渴。

海外求學,適應良好有助於學習,並及早步上軌道。至於,如何適應得好,食物。當父母無法在身邊時,熟悉的氣味、食物對鄉愁具有最直接的療效。所以,趁孩子離家前,教會他們做幾道簡單的料理,至少能照顧自己,暖胃也暖心。Ω Mimi 2008年

在超市,經常看到結伴採購的孩子們,手上提著大小包裡,數量最多體積最大的是各種顏色的飲料,其次是薯片等零嘴,真正能夠滿足腸胃的食物反而少了。這跟不會或不知如何料理有關,也有人是懶得動手。不過,一般情況是,女孩較願意也有能力照顧自己。男孩,要加油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