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0日 星期三

閱讀詼諧閱讀(二)


小耳朵
市府轉運站,人潮穿梭摩肩接踵,走在前面的兩位大女孩步履悠閒,口中聊的是兩人共同的同學、友人吧:
甲:你知道A很喜歡看書吧?
乙:嗯,她不跑趴,經常去的地方好像也都是書店。
甲:其實有讀書跟沒有讀書差很多耶,剛開始,可能看不出來,
乙:喔對呀,你看,她一直在讀書,就很有想法,連講話都不一樣…
甲:………

「閱讀比之於觀看,是一個更為持久,更為複雜的過程。」維吉妮亞吳爾芙 

在閱讀課上,我們沒有深奧的學問或哲理需要探究,沒有森嚴的教條和無邊無際的規範需要墨守。但是當手上的書尚未讀完時,有兩不准:不准讀書評,不准上網查資料;與原著相關影片和動畫亦必須待到原文結束時進行。這個要求只是想了解孩子究竟讀懂沒有,有沒有特別需要協助的地方,如能力面、心理面。至於查找資料、書評等雖然幫助學習益處多,但迫於吃下不消化事小,以後不讀了狂瀾難挽,所以,暫且擱著吧!

 初嘗閱讀,細嚼慢嚥,一點點樂趣、變化+耐心便足以創造奇蹟。當我們讀書時,童言遍山,稚語漫海,築夢輕易如蝶舞。而歡天喜地去經驗,去構築新事物,正是啟蒙時光最重要的因,是學習初始得以前進行遠的根柢。而閱讀最重要的一環,正是去經驗踏踏實實讀完一本書的過程,還要讀懂它。所以,給自己一點點時間、一點點耐心、一點點遊戲的心情以專注於掌中風景,讀懂它才是閱讀的首要目標。 

閱讀是要我們打開所有的感官以進入文字世界的探索旅程。每堂課開始之前,孩子們會閉上雙眼,聽一段散文,或一首詩,一個笑話,或雞同鴨講一番,為進入當天課程的準備。記得當我們在唸卡爾維諾的馬可瓦多時,閉上雙眼的孩子們不時發出笑聲,而閉著眼睛也可以七嘴八舌評論天地。唸星星和蒲公英詩集時,孩子們的想像力到達了天邊,當時四年級的艾亞回家後仿作了一首,如下:

      飛翔的蒲公英 
      亮亮的天空帶著藍色和一點綠色。 
      我的小腳踩在美麗的草原上。 
      美麗的蒲公英在我的腳邊徘徊著。
      啊!風爺爺帶著蒲公英上路了。 
      我抱著蒲公英的種子一起上路了。

閱讀,除了故事文本,文字背後的種種想像如衣食住行、環境、色彩、聲音、氣味、場景…同樣引人入勝。倘時間允許的話,我們還盡可能地想像陶養作者的生活環境與文化背景。儘管這種讀書方式龜速,但,當孩子年幼之際有機會深入一本書,細細的讀,慢慢的嚼,其收穫(影響)難以估量。 

樂趣優先,持續閱讀機率高

而「讀」這個字就是要讀出來,大聲讀出來,用嘴巴、用心讀出來,聽「一、咦、以、意、嗎」,「巴、拔、把、爸、呢」優美如歌。閱讀字裡行間的聲音、傾聽人我的聲音,鏗鏘有力的讀出來需要專注,需要自信,不僅自己的耳朵能清楚地聽見每一個字的發音,還要旁人也能聽得清楚。不習慣聽/讀的孩子,初時的不適應,如害羞,特別是大家輪流朗讀的時候,表現特別明顯。進行朗讀的時候,為免收到反效果,或造成心理障礙,請不要刻意糾正孩子的發音、腔調,順其自然即可。

帶孩子閱讀,要進行順暢,又要他她們專注投入,樂趣必然先於知識而行。寓教於樂。小小的一趟旅程,可以索然無味,也可以因驚喜投身其中。除了大聲讀出來,我們還猜內容、畫內容,品嘗內容。當我們雞同鴨講的磨牙時刻,少不得零嘴幫襯啟發孩子的想像。如我們吃外型長的像蚯蚓的軟糖之前,孩子們首先閉上雙眼聞嗅其味,再藉由手的揉捏擠壓猜測掂量物體的質感和量體(仍然閉著眼睛),後經由視覺驗證觸覺,味覺驗證嗅覺…,這便是閱讀。這個過程與感受,有助於孩子接下來的寫作。

讀書不在多,而在有沒有讀進去 

小小孩的專注較大孩子來得深刻有品質。小二的莉滋和大孩子們一起讀書,她表現出的是沉穩和冷靜,而且她個性裡帶有競爭的因子,超越大姊姊們自然也是她奔馳的目標。有回她借來的書,雖書名內容相同,但版本、編排和大孩子們的完全不一樣,在連續兩個問題連讀書如喝水的樂舒都答不出來時,她卻連番跌破大孩子的眼鏡,對於自己的想法和給出的答案不但篤定,而且立即翻到該頁指出內容所在,還以大孩子顏色:「不要以為我年幼個頭小看不見山頭!」信心之堡就是這樣築成的。 

除樂趣,讓孩子用自己的步調閱讀,堅持容易。惟,父母不厭其煩,耐心等待種子萌芽,才不會讀到後來演變成光說不練,拒讀,或不了了之。Ω M 2014 

註一、閱讀班採混齡上課,最小的小學二年級,最大的國中三年級。所以呀,還真是,雞同鴨講咧!
註二、文章中,人物皆使用別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