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5日 星期一

砂卡礑溪,你還活著嗎?

前一陣子和一群家長孩子們去了一趟砂卡礑溪,它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入口西側高聳的清水山的正背後,可說是立霧溪入海前的最後一條匯集的支流。過去它被稱為神秘谷,以高聳的大理石峽谷、清澈碧綠的溪水聞名。幾年前有同事去旅遊站在及胸的深潭活水中攝影,回來後讚不絕口,我也就心心念念,期待有機會一遊。

我們從宜蘭撘早班的電聯車到花蓮新城,一路上深邃碧藍的太平洋吸引著大家的目光,但是沿路的水泥廠肆無忌憚的啃食著翠綠的山林,儼然是一個諷刺,從冬山的力霸水泥、聖湖的信大水泥、蘇澳的台泥、東澳的幸福水泥、和平的台泥與和平水泥專用港、和仁的幸福水泥、到太魯閣國家公園門口的亞洲水泥,除了南澳以外,幾乎沒有一個地方沒有水泥廠。

我們搭計程車新城到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一起步看到砂卡礑隧道,竟然是車行的隧道就讓我大吃一驚,多年沒來,沒想到太魯閣的門口已經變了樣,或許為了迎接大量的遊客,就利用台電立霧溪發電計畫遺留的隧道來發展觀光大業。這一段路沿著隧道兩側的人行步道,可要忍耐著路過車輛排放的廢氣。過了隧道後,砂卡噹溪的入口是六層樓高的鐵籠子,令人望而生畏。

砂卡礑步道沿著溪畔前行,步道是從垂直高聳的大理石岩壁上開鑿出來,步道離溪底高約二十至五十公尺,溪谷的巨岩有些比一棟房子還要大,非常壯觀。我們在一處溪畔稍息,孩子們迫不及待下了水,玩水、打水漂不亦樂乎,可是大家都隱隱約約的聞到了一股腐臭的味道,比較恐怖的說法是屍臭。大家四處巡察想找找看到底是什麼味道未果,只好趕緊將孩子們叫上岸繼續往前走。一路上砂卡噹溪的水都淺淺有氣無力的,心想是否這一陣子是枯水期,水量不足所以水流緩慢。一直走到三間屋附近,有一個敗壞的派出所跟幾個販賣山蘇給遊客的原住民攤販處,遠遠的望見一道約有兩米直徑的綠色輸水管從山谷間橫貫而過,不禁開始懷疑砂卡礑溪枯水的原因。

回到冬山後,將上河的北台灣地圖集翻出來,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入口處的北側約500公尺處,果然有一個發電廠,它的水來自於兩條地下水道,一條來自於比較遠的立霧溪主流,一條來自於砂卡礑上游,兩條隧道匯集後,再注入立霧溪電廠的發電水道。我想這應該就是砂卡礑溪枯水的元兇,而它就位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的門口。隱約記得,二十五年前路過太魯閣時,就看到對岸正在開山挖掘隧道,約略知道那是台電的發電計畫,心裡有個陰影,但並不清楚它會有什麼影響。

四分之一個世紀過後,終於了解,發電計畫掠奪了河川的水源,一條溪沒了水就沒了生命。短短二十公里的砂卡礑溪,從清水大山、曉星山、二子山、三角錐山這四座兩千四百至兩千六百公尺源頭山峰所環抱的高聳山谷奔流而下,應該是一條水量充沛具有無比生命力的溪流,或許正是如此才引發了人類的貪婪。砂卡礑溪被襲奪後,殘餘的溪水有氣無力的流著,溪谷中的水藻滋生,缺少水汽的溪谷也少了一股生氣,小蝦虎還有奔瀑可以攀爬嗎?小蝦虎還有家可以回嗎?

第一位登上地球軌道上蘇俄太空人卡卡林從太空中望著這顆藍色的星球不禁讚嘆著這個生命充沛的星球。藍色海洋的源頭在哪裡呢? 如何檢視我們的環境污染的程度,看看我們的河川溪流就可以了。我們如何對待我們的河川溪流,所有的成果都會出現在河水、河岸、出海口、與海岸上,特別是颱風暴雨後的那一段的時間。

四分之一世紀後的今天水力發電計畫還有嗎? 在台電的網站上您找不到的,大濁水溪的碧海發電計畫、木瓜溪銅門電廠的發電計畫、荖濃溪的越域引水計畫、雲林的湖山水庫、高雄的美濃水庫、南水北運,這許多耗費大量資源,卻無法預期生命週期的計畫、無法預期對於環境衝擊的計畫、治標卻不治本的計畫,他們已經進行中,或是伺機尋找間隙蠢蠢欲動,我不知道再四分之一世紀後,它遺留給台灣這塊土地的是什麼樣的創傷? 看看今天的石門水庫、看看921震後的大甲溪德基水庫一系列巨大的發電系統,您就會明瞭,我們如何對待我們的河川,它就會遺留什麼樣的殘局讓我們來收拾。

砂卡礑溪,你還活著嗎? YM

1 則留言:

cobyyang 提到...

您看到的發電廠是日治時期1940年在下游的溪畔附近興建水壩,引水至太魯閣附近的「立霧發電廠」發電,「立霧發電廠」於1944年開始運轉發電,但不久後水壩即遭大水沖毀,國民政府來台後重建,並於民國40年(1951年)運轉發電至今。

所以不是新的建設

而車通行至砂卡礑步道口的幾個隧道是為了改善這條步道從前要從舊收費站附近在河床上步行過溪而新建的,並非台電的施工廢棄隧道

真正有使用到台電的施工廢棄隧道的則是白陽步道

歡迎您常到花蓮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