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14日 星期六

我兒的小學生涯(八)

五年級─緩讀這一年(三)

恐懼的夢魘

92年2月開學前。上學,在孩子心中產生很大的困難和排斥,每一個早晨都是一場拉鋸戰。對於導師,孩子的心中充滿恐懼和焦慮。幾個月來的經歷,恐懼焦慮導致頭皮屑嚴重增生。最初以為,是孩子洗頭時沒將洗髮精沖洗乾淨所致;接著懷疑是洗髮精品質有異,在不斷更換洗髮精之後,仍未見改善。只好帶著去找小兒科醫生,經醫生診斷,是壓力所致。

3月。就在這個時候,聽到一個為原住民徒手造屋的活動,在南投潭南。由於我急於想了解若離開當前的環境/壓力,對小兒而言在心理上有否緩解或可能改善的機會?於是,向學校請了三個星期的假,母子三人上山蓋房子。

來到這所學校半年有,一事累過一事,面對學校孩子除了恐懼惡夢絲毫輕鬆不起來。由於請了三個星期的假,再度回到學校,有股重新開始的感覺,直到這學期結束時(四月底春假前,四學期制),一切看起來似乎順暢多了。

4月3日 星期四。送雨衣鞋到學校給弟弟,遇校長(面容冷肅),她淡淡的問了哥哥為什麼沒有上學?雖經我解釋,孩子生病讓他待在家裡休息,但校長並不相信,她揣測孩子是請假時間太長以致於「故態復萌」。信任,在教育現場是不存在的。

某生需要的是關懷、幫助而非溺愛

92年5月 春假之後的新學期。
該校要求學生,每天要待一份水果到校,點心時間全班一起食用。孩子回家來說,某生(同一個孩子)沒有帶自己的水果,有時候吃老師的有時候沒有吃。由於某生家裡有狀況,於是我們讓孩子每天帶水果的時候也給他帶一份。一日,晚餐時間,孩子說:「某生說:『不喜歡吃芭樂和香蕉。比較喜歡吃芒果。』」原來,他阿姨家開茶館(暫由阿姨照顧),供客人的餐後水果多半就是芭樂和香蕉。這麼一兩回之後,某生偶爾會跟孩子說他想吃的水果,自然我的孩子也觀察同學對水果的喜好,常常就會說,媽媽你買水果的時候要買什麼和什麼,不要買什麼。漸漸地,兩生之間不再衝突迭起,關係有了微妙的變化和進展。

但好景不常,就在這學期(十週)即將結束前。一天,孩子放學回來說,某生說不要吃水果了,而且樣子有點緊張?孩子不解,我也不解。可孩子仍然如常的帶了水果到校給他,又吃了幾天,之後,他還是拒絕了。孩子說,好奇怪哦他其實他很想吃耶?從這裡,孩子和我學習到,只要是來自內心真誠的關懷,關係不論多糟,都能找到改善的方法。

沒有留言: